国产91精品青草社区_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_精品国产一区a_影音先锋日韩精品

惠州日報社官方網站

龍平渠主題館工作日參觀無需預約

  惠州日報訊 (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門宣)龍平渠主題館對外開放以來,便成為龍門縣內外群眾打卡的“新地標”。近期,為滿足廣大機關單位、社會團體及群眾的參觀需求,更好發揮窗口宣傳作用,龍平渠主題館改變以往運作模式,安排專職講解員坐班,工作日參觀無需預約。這一舉措一經實施,便引發參觀熱潮,社會反響熱烈。

  龍平渠主題館集歷史回顧、成果展示、科普教育于一體,館內分設“序廳”“旗幟”“追憶”“見證”和“筑魂”五個展廳,通過歷史文獻、圖片、老物件展示以及綜合利用現代技術,全面展示龍平渠的前世今生,追溯龍門人民修建龍平渠的風雨歷程、感人事跡以及依靠以水定地、以水定產發展節水產業的豐碩成就。

龍平渠主題館全面展示龍平渠的前世今生。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融心 攝

  記者了解到,場館設計風格突出“涓涓流水、滋養萬物”意象,強調實用性、交互性,突出教育功能和本地特色。走進龍平渠主題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承載著記憶的實物展品、一段段生動的影像資料,系統還原了當年修渠大軍戰天斗地的壯闊場景,訴說著那段攻堅克難、眾志成城的歲月。

  一手一腳一肩膀,一鋤一鏟一糞箕。1956年底,龍門縣委、縣政府為改善灌溉缺水面貌,帶領人民群眾歷經百天修成長達105公里的人工灌溉渠,讓旱地變為水田,有效擔負起4個鎮街、6.3萬畝農田灌溉任務,受益人口近10萬人。龍平渠從此成為龍門人民的幸福渠、豐收渠、生態渠。

  以水促發展、以水惠民生、以水保生態。龍平渠主題館的建成,是龍門縣結合落實“百千萬工程”,服務黨員群眾、提升黨群精氣神和凝聚力的共享家園,也是立足龍門、面向“雙區”的城市綜合客廳,追憶了龍門一代代水利人賡續水利精神、走好治水興水可持續發展之路。今年“七一”前后,龍田鎮政府、龍城第五小學、龍江鎮衛生院等單位組織黨員干部到龍平渠主題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大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認真聆聽修渠歷史。前來參觀的黨員表示,通過參觀學習,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修渠過程中凝聚的初心和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傳承和發揚這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立足崗位辦實事、開新局。據統計,今年6月以來,龍平渠主題館共接待團體參觀21次,接待群眾參觀約20次,累計參觀人數約360人,取得良好的社會宣傳效益。

  據了解,龍門縣龍平渠主題館于2023年12月開館,不僅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龍門縣水利發展歷史的重要窗口,更搭建起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奮斗精神的教育平臺。

編輯:李霞

相關新聞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