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獵人成衛士,八方來客安新家
820種陸生野生動物棲居惠東
日前,惠東縣在稔山鎮蓮蓬村蘇茅埔村民小組舉行愛鳥護鳥宣傳活動,切實提高群眾保護野生鳥類的意識。活動現場,惠東縣林業局工作人員擺放了不少關于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宣傳資料,尤其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的小冊子、海報以及法律法規宣傳資料等,吸引了不少村民觀看。
該活動的舉行拉開了惠東縣全面開展保護鳥類活動和打擊非法捕獵販賣鳥類專項整治工作的序幕。據了解,惠東縣現存陸生野生動物820種,其中野生鳥類156種,保護野生鳥類是該縣保護野生動物工作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惠東縣創新“社區共治”管理模式,積極推動生態巡護員崗位與村民就業有機結合,既實現了保護成效的顯著提升,又切實改善了當地民生,達成“保護成效+民生改善”的雙贏局面。未來,惠東縣將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及資金投入,重心下移,落實責任到鎮村,形成齊抓共管保護野生動物的工作局面,并以“零容忍”的高壓態勢守護好野生動物資源安全,確保保護工作取得實效。

鳥類保護宣傳活動走進鎮村。

野外紅外相機拍攝到的中華穿山甲活動畫面。
構建網絡
參與建立“環蓮花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跨區域協作機制
惠東縣寶口鎮佐坑村位于蓮花山烏禽嶂山腳下,野生動物眾多。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此前該村有眾多獵手以捕捉售賣野生動物為生。如今,該村村民早已經放下了獵槍,投身保護野生動物行列中。村里還成立了中華穿山甲巡護隊,致力于保護山野中的“精靈”。“以前我還是獵人,現在我們都懂法了,都知道要保護它們。”佐坑村村民徐祝多說,他如今也是巡護隊的一員,每天和村民一起巡山,守護這一片山林。
“現在中華穿山甲種群已經慢慢恢復了。”惠東縣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惠東以中華穿山甲等旗艦物種保護為重點,創新“社區共治”管理模式。由當地村民組建的巡護隊積極開展反盜獵巡護及保護宣傳工作,3年來累計巡護超2000人次,累計巡護里程超1萬公里,有效防范了非法獵捕野生動物行為的發生,建立了初步的管理與保護機制。經監測數據分析得出,棲息地質量不斷向好,中華穿山甲野外種群數量正在恢復。
為了更精準地掌握巡護數據,今年以來,惠東縣充分依托“惠東縣林長制智慧平臺”,實現對保護區內巡護軌跡的數字化、精細化監管,有效提升了保護工作的效率與科學性。同時,蓮花山脈是廣東東部的重要生態屏障,保護好環蓮花山脈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關系到環蓮花山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惠東積極參與建立“環蓮花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跨區域協作機制,與廣東惠東蓮花山白盆珠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周邊縣區檢察機關緊密協作,形成強大的執法合力,共同守護蓮花山保護區。

現場救助受傷的中華穿山甲。

烏禽嶂地區村民組建的巡護隊伍開展野外巡護。
收容救助
群眾自發救護海龜、中華穿山甲
今年8月,家住惠東縣港口濱海旅游度假區的胡志彬,在離岸不遠的海域上游玩時,發現海面上有一只被困住的海龜。他回憶,當時海龜被漁網緊緊纏住,如果不及時救助恐有生命之虞。為此,他和朋友當機立斷,將海龜救上岸。經過仔細觀察,海龜沒有明顯的受傷情況,胡志彬便把它帶到了更遠的海域放生,“我們今年救了3次海龜,都在這一片區域。海龜是我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看到海龜遇到危險肯定要去解救。”
如今,惠東群眾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普遍提高,胡志彬只是其中一個代表。惠東縣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惠東縣高度重視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通過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專題講座、發放野生動物保護倡議書、在野生動物保護棲息地豎立宣傳牌、入戶宣傳等多種多樣的宣傳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傳遞到各鎮各村,不斷提高廣大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和法治觀念。通過宣傳,全縣群眾保護意識顯著增強,發現受傷野生動物都會及時與縣林業局聯系。其中,2022年以來共有3只受傷的中華穿山甲被群眾發現,并主動移送林業部門實施收容救護。
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好、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以及廣大群眾保護野生動物意識的提高,野生動物收容救護需求也逐年增大。惠東縣結合實際,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永記生態動物園開展野生保護動物收容救護等工作。僅2023年,該動物園救護站共出警428次(同比增長35%),收容救助野生動物317只/條(同比增長32%)。其中,收容救護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中華穿山甲、海龜、江豚、眉紋天蠶蛾。通過開展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工作,野生動物得到有效保護,收容救助體系進一步健全,市民滿意度大幅提升。
專項行動
組建“海上護鳥小隊”保護野生鳥類
近年來,隨著惠東縣全力開展濕地保護工作,推動紅樹林種植,成效明顯。如今,鐵涌、黃埠鹽州沿海灘涂綠樹成蔭,成為鷺鳥的天堂,形成了“落霞與群鷺齊飛,濕地共長天一色”的優美畫面。為了更好地保護鷺鳥等野生鳥類,惠東縣沿海鄉鎮的護林員聯合漁民組建“海上護鳥小隊”,重點排查灘涂、紅樹林等候鳥覓食區。
“海上護鳥小隊”只是惠東縣近期啟動的全面開展保護鳥類活動和打擊非法捕獵販賣鳥類專項整治工作之一。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惠東的鳥類資源豐富,考洲洋紅樹林濕地等區域更是眾多候鳥的重要棲息地。為了更好地保護鳥類,惠東于10月7日啟動保護鳥類及打擊非法捕獵販賣鳥類專項整治行動,筑牢鳥類生態保護屏障。行動過程中,全縣組織鎮村干部、護林員隊伍,對山林、果園等重點區域開展“清網清套清夾”常態化巡查;惠東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與林業局聯合執法,對非法捕獵行為依法查處。同時,惠東縣大力推廣生態友好型防鳥網,積極破解“護鳥護農”矛盾,實現“防鳥不傷鳥、護產也護生態”的目的。
此外,惠東縣充分運用“林長+”協作機制以及縣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聯席會議制度。一方面不斷強化各部門間的協調聯動,每年精心組織“清風行動”,聚焦餐飲飯店、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嚴厲打擊非法獵捕、販賣、運輸、食用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另一方面組織鄉鎮、基層護林員等力量,聚焦山林、果園、菜地、魚塘、灘涂、濕地、各類自然保護地以及候鳥遷徙通道等重點區域,開展全覆蓋、無死角的拉網式排查,從源頭上嚴格防范非法獵捕鳥類等野生動物違法行為的發生,筑牢野生動物資源保護防線。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特約通訊員葉衍達 通訊員丘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