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舞龍、女鞋嘉年華、鄰里百家宴……惠東國慶中秋假期好戲連臺
山海同唱歡歌 城鄉共慶佳節
高潭舞龍活動中,草龍與布龍穿街過巷,重現“雙龍巡游”盛況;巽寮濱海旅游度假區惠東女鞋嘉年華,將國潮時尚與文旅消費深度融合;社區的中秋游園、文藝晚會,讓團圓喜慶之氣深入街巷……這個國慶中秋假期,惠東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動,充分展現“文化+旅游”的滿滿活力,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個兼具傳統韻味與時代風尚的假期。

稔山鎮阿婆角社區舉行百家宴。稔山鎮政府供圖

梁化鎮小禾洞見生態園非遺打鐵花表演。 通訊員戴相國 攝
雅俗并陳
文體活動百花齊放
9月29日晚,惠東縣2025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文藝演出在縣融媒體中心演播廳舉辦。演出以“錦繡中華·時代頌歌”為主題,涵蓋傳統歌曲、歷史劇、街舞、漁歌等,藝術手法新穎。情景朗誦劇《田野上的新答卷》、快板《百千萬工程暖人心》等節目生動反映惠民政策與實踐成效,引發觀眾強烈共鳴。
9月30日,大嶺街道“月滿大嶺家國同心”文藝晚會精彩呈現,鼓樂《中國龍》、民樂合奏《喜洋洋、步步高》等20余個節目輪番上演。
“歲月留聲”2025惠東送戲下鄉巡回音樂會在縣文化廣場啟動,《云宮迅音》《敢問路在何方》等經典曲目帶領觀眾重溫流金歲月。而“筑光之聲時代贊歌”慶國慶主題音樂會則以《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愛你,中國》等經典歌曲抒發家國情懷,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各類體育賽事同樣豐富市民假期生活。10月1日至2日舉辦的“迎國慶”乒乓球團體邀請賽吸引32支隊伍參賽,選手們以球會友,共慶佳節。10月2日開展的“童心探滑輪”科學制作活動,讓青少年在動手實踐中激發科學興趣。

高潭舞龍。高潭鎮政府供圖

惠東巽寮灣,游客在海邊游玩。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攝
非遺煥彩
“雙龍巡游+鉆龍祈福”鬧“雙節”
非遺民俗活動在假期大放異彩,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
由惠東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平山街道辦主辦的“慶國慶·迎中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活動,全方位呈現了惠東豐厚的非遺資源。
此次展演展示活動分為動態展演與靜態展示。在動態展演區,一系列獨具惠東特色的非遺項目輪番登場。惠東漁歌《一對龍蝦藏礁洲》拉開活動序幕。這首旋律優美、韻味綿長的原生態漁歌,將觀眾帶到了碧波蕩漾的大亞灣。隨后,蓋子獅、客家山歌、舞龍表演等非遺瑰寶從文獻中走出來,在舞臺上“活”起來,有力推動惠東非遺項目的傳承與發展。
在靜態展示區,平海薄餅、缽仔粄、多祝冷粉、高潭擂茶、山茶等特色美食吸引眾多市民。活動為惠東人民和游客歡度“雙節”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更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共同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情。
平山街道城北社區“歡度國慶、福滿中秋、非遺添彩”主題活動,通過竹編花燈展示、非遺美食品鑒等環節,讓居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的“山河妙趣繪富強”系列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傳統手工藝制作,家長與孩子共同編織竹編風鈴,在親子互動中了解傳統文化。
中秋之夜,高潭鎮老蘇區革命紀念堂廣場人聲鼎沸。黃洲村黃坑寨的草龍和新聯村寨排村民小組的布龍相繼登場,雙龍巡游場面壯觀。草龍由稻稈精心編織,布龍周身裝飾LED燈飾,夜間舞動宛如“游龍戲珠”。舞龍隊伍途經市場街、馬克思街、列寧街等主要街道,游客爭相從龍腹下穿過,體驗“鉆龍祈福”的傳統習俗。這一始于清末的習俗,已延續百余年,成為聯結世代情感的紐帶。
文旅融合
女鞋嘉年華激發消費活力
惠東濱海旅游熱度延續,特色凸顯。依托豐富的山海資源,惠東的濱海旅游在“雙節”期間保持了獨特的吸引力。在雙月灣等景區,許多家庭游客盡情享受濱海風光。
巽寮濱海旅游度假區的惠東女鞋嘉年華將“惠東女鞋+文旅”充分結合,10家惠東本土鞋企集中展示上百款時尚女鞋,吸引了眾多游客選購。活動通過14家合作酒店向游客發放價值100元的女鞋消費券,讓游客在領略濱海風光之余,將時尚創新的惠東女鞋帶回家。
九龍峰旅游區的角峰畬族村推出“歡度國慶,畬韻角峰”主題嘉年華活動,竹竿舞、打糍粑、射箭、石頭畫等10余項體驗項目,讓游客沉浸式體驗畬族文化。通過“文化+旅游+消費”的創新模式,為游客帶來了一場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盛宴。
高潭鎮依托紅色文化資源,發展民宿、農家樂等業態。中洞村作為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紅色遺址保存完好,新修的柏油馬路、紅星造型的路燈和創意民宿吸引眾多游客。
“白天參觀中洞村革命遺址,晚上到圩鎮看舞龍,孩子能學到歷史知識,也能感受傳統節日氣氛。”來自深圳的游客劉女士說道。通過“紅色+非遺”的深度融合,惠東為老區文旅注入新活力。
社區溫情
1500名居民共享“百家宴”
節日期間,惠東縣各社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增進鄰里情誼,促進社區和諧。
稔山鎮阿婆角社區與碧桂園十里銀灘物業公司結對共建的“國慶中秋家宴”在社區廣場溫馨舉行。1500名居民齊聚一堂,150張餐桌整齊排列,形成一道壯觀的社區風景線。居民們自帶拿手好菜,分享各自家鄉的節日美食,展現了“百家宴”的傳統魅力。
當晚的文藝表演環節,20個由社區群眾自編自演的節目輪番登場,充分展現了“百姓演、演百姓”的親民特色。參與者涵蓋老中青少不同年齡段,真正實現了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理念。
梁化鎮增福樓村里熱鬧非凡,一場別開生面的姑嫂聯誼會吸引了超500位姑嫂齊聚一堂,共話“百千萬工程”新篇章。大家身著盛裝手持道具,排成整齊的隊伍,在一路舞動的麒麟獅帶領下,沿著村道環游一圈,最后圍坐一起暢所欲言。
惠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的“萬家團圓賀中秋鄰里齊聚慶華誕”趣味游園活動,設置了中秋文化課堂和趣味游園區域,市民通過完成游戲收集貼紙,兌換節日獎品。
“我特別喜歡這次活動,讓我對中秋節有了更深的理解。”市民劉女士表示。志愿者沈女士說:“活動以中秋為載體,向大家弘揚中華的傳統美德,促進親子互動。”
安全防線
“專業守護+暖心服務”筑牢安全屏障
熱鬧假期背后,惠東公安民警與志愿者隊伍緊密配合,共同構筑一道堅實的安全防線。警方采用“車巡+步巡”結合的模式,在沿海景區、交通要道等人流密集區域高頻次巡邏,及時處理游客受傷、兒童走失等多起突發狀況。
志愿者則分布在各個沙灘和易堵路口,協助交警疏導交通,為游客提供路線指引、免費飲水等暖心服務,有效緩解高峰時段的保障壓力。這種“專業守護”與“暖心服務”的結合,確保了假日環境的文明有序,讓游客們玩得更加安心、舒心。
食品安全監管同樣嚴格。惠東縣稔平半島聯動縣直有關部門,對景區周邊餐飲場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重點核查食材新鮮度、衛生條件、索證索票等情況,督促存在問題的商戶現場整改,從源頭筑牢食品安全防線,構建全鏈條旅游服務保障體系。
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賴金朗 通訊員惠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