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精品青草社区_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_精品国产一区a_影音先锋日韩精品

惠州日報社官方網站

博羅推動法治精神深度融入基層治理 探索“N+普法”筑牢善治根基

  2025年是全民普法四十周年和“八五”普法規劃收官之年。在博羅縣,普法不僅有“博小法”、《“董”法奇遇記》等品牌欄目,還有“電視端+移動端”立體傳播網絡,讓普法有創意、有特色,覆蓋面廣,不受時間、空間限制。

  經過“八五”普法實踐探索,博羅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科技賦能、形式新穎”的普法工作新格局,成功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普法品牌,有力推動了法治精神深度融入基層治理,為新時期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設貢獻“博羅智慧”與“博羅樣本”,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縣司法局聯合羅陽街道華泓社區開展“法潤村居”系列普法活動。

  有特色

  12個品牌欄目靈動新穎

  “我姓‘董’,名‘法’。像我的名字一樣,我可是一個知法懂法的人……”普法廣播小劇場《“董”法奇遇記》由博羅縣司法局與當地電臺共同策劃、打造,以普及法律知識為宗旨,采用聽眾喜聞樂見的廣播小劇場形式,運用真實再現、人物對話、情景劇、系列劇等手法,把法律法規以旁白、主持人評說等形式清晰地呈現出來。小劇場推出以來,靈動、活潑的形式受到群眾喜歡。

  《“董”法奇遇記》是博羅縣在普法工作中不斷推陳出新的縮影。“八五”普法期間,博羅縣創新形式,讓普法“潮”起來、“活”起來、“興”起來。除了《“董”法奇遇記》廣播劇場外,博羅縣還打造了虛擬普法代言人“博小法”,精心推出《學法微講堂》等11個特色品牌欄目。同時,創新利用微信朋友圈精準推送國家安全教育、民法典等普法信息,實現曝光量超120萬人次;組織線上直播“共迎三八婦女節 法治宣傳保權益”“嚴格土地執法,科學規劃用地”等主題普法活動,構建“電視端+移動端”立體傳播網絡,讓宣傳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這一系列形式新穎的普法活動,通過網絡、聲波等方式,傳遞到千家萬戶,實現了普法宣傳的全覆蓋。其中,《“董”法奇遇記》《“煦法安途”醉駕綜合治理普法項目》獲評廣東省優秀普法工作項目。

  不僅線上,線下也同樣如此。博羅縣探索“非遺+”“民俗+”“科普+”等多元融合的“N+普法”模式,針對婚姻家庭、勞動保障等社會熱點,寓法于樂開展“千人百場”送法進基層、“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治書屋+主題普法”等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3500場次。普法融入生活,潤心細無聲。博羅在普法工作中積極探索,通過不斷豐富普法的載體和陣地的方式,以法治文化傳遞法治知識,讓普法教育就在身邊。“八五”普法期間,已打造博羅縣法治文化主題公園(東山公園南廣場),并于2024年春節投入使用;在泰美鎮夏青村,建成約1.3公里“Z”形特色法治文化墻;在羅陽街道新結村,建成全縣第一個民法典主題廣場;在橫河鎮嶂背村,創新打造少數民族法治宣傳陣地,形成“一步一景、景景育人”的三維法治文化空間體系。據統計,截至目前,共創建國家級、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34個,建成法治文化主題公園、民法典廣場等實體普法陣地117處。 

 

縣司法局聯合龍溪街道湖頭村委會、龍溪司法所開展“開學第一法治課”活動。

  有準度

  實施“靶向普法”精準工程

  精準普法,事半功倍。“八五”普法期間,博羅實施“靶向普法”精準工程,優化法治供給精度,強化服務保障力。

  領導干部帶頭,激發學法熱情。如何落實領導干部帶頭制度?博羅縣印發了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及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規清單,構建“1+3”(清單+理論學習、任前考法、述職述法)常態化學法機制。同時,組織法治專題培訓20場、庭審觀摩24次,有效發揮“頭雁效應”。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普法工作的重點對象。為了做好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博羅實施“筑基工程”,護苗健康成長。在普法工作中,博羅創新開展“模擬法庭+暑期公益班”“憲法宣誓+非遺法治剪紙”等教學模式,選拔培育優秀“普法小使者”10組,組織開展憲法宣誓等主題教育活動1200余場次,有力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高質量發展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企業是縣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如何以法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博羅縣持續創新工作模式,設立涉外法律服務工作室等專業平臺,深入開展“法治體檢”100余場,高效解決企業法律難題386件,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有厚度

  深化“法治+治理”融合模式

  普法是推動基層善治的基本保障。但是,讓基層善治,博羅不止于此。“八五”普法期間,博羅還深化“法治+治理”融合模式,筑牢基層善治厚度,夯實法治根基。

  “你好!我近期在婚姻上遇到了問題,可以幫忙解答一下嗎?”日前,在博羅縣湖鎮鎮務工的青年小黃(化名),因感情糾紛來到湖鎮鎮綜治維穩中心求助,在坐班法律顧問的指導下,小黃明晰了維權的路徑。為充分發揮村(社區)法律顧問在推動法治惠民和基層民主法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2023年1月起,博羅縣率先啟動相關律師事務所以團隊服務的方式,安排村(社區)法律顧問每周固定時間到鎮街綜治中心坐班“問診”,解憂排糾,賦能基層治理。目前,村(社區)法律顧問通過“問診”參與信訪、土地流轉、家庭糾紛等矛盾糾紛調解案件620件。

  除了推行村(社區)法律顧問到鎮街綜治中心坐班“問診”履職模式,博羅縣還通過培育“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范戶等方式,建立矛盾糾紛化解新機制。目前已培育“法律明白人”1603名,通過平臺對接、旁聽庭審、調解實踐、普法宣傳等多形式精準幫帶,深化“1名村(居)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結對提升行動,實現兩支隊伍能力作用“雙結合、雙促進、雙提升”,顯著增強群眾法治意識與依法辦事能力。同時,培養317戶“學法用法示范戶”,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

  值得關注的還有,博羅積極構建全域普法評價新體系。升級“誰執法誰普法”履職評議至2.0版,科學量化考評指標、優化評議團結構、面向社會公開招募評議代表、實時公開計票并現場亮分,推動58個成員單位形成“比學趕超”生動局面,提升普法責任制落實效能。

  有保障

  構建“三位一體”責任體系

  普法工作扎實推進,離不開制度保障。“八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博羅全力構建“三位一體”責任體系,提升普法工作高度,強化組織保障力。

  完善領導機制。制定實施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每年印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形成“縣委統籌引領、司法行政牽頭主抓、部門協作聯動”的高效運行機制。

  壓實部門責任。將鎮(街)納入普法聯席會議體系,全面實行普法責任清單制,向全縣58個職能部門精準分解年度重點普法任務,實現普法工作與核心業務同規劃、同部署、同落實。

  建強人才支撐。組建結構合理的40人“八五”普法講師團,創新“訂單式”精準普法服務模式,累計開展高質量法治宣講1200余場。深化法治副校長制度,建成專業人才庫,精心選派100名政法骨干進校園,構建“專家智庫+實務精英”復合型法治人才隊伍。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特約通訊員楊小青

  本組圖片由博羅縣司法局提供

編輯:李霞
上一篇:

相關新聞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