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博羅團縣委主辦、廣州理工學院(博羅校區)承辦的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出征儀式(博羅站)暨“學子歸巢”——2025年博羅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理工學院(博羅校區)舉行。來自全省40所高校的106支隊伍今年暑期相聚博羅,吹響助力“百千萬工程”的青春號角。
啟動儀式現場。
續寫新時代青年的“博羅故事”
本次活動分別為19支“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博羅縣大學生回鄉服務協會、各鎮街大學生協會授旗,并為支持博羅青少年回鄉服務和關愛維護青少年發展權益的愛心企業授牌。今年暑假,各校“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將與博羅本地青年學子一道深入基層,在羅浮大地揮灑智慧與汗水,為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在博羅的落地見效注入蓬勃青春力量。
廣州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肖海表示,該校聚焦思想引領,深耕實踐育人,強化校地合作,已帶動多支突擊隊深入鎮村一線,數量居全省民辦高校第一。通過參與“博羅團縣委拍攝青年上山宣傳視頻活動”“龍華鎮網絡推薦官社會實踐活動”等項目,充分發揮高校專業優勢,為“百千萬工程”的全面推進添磚加瓦。希望廣大青年學子,在專業與現實相結合的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團縣委副書記鐘東聲表示,近年來,團縣委以“平臺化+項目化+社會化”運作模式為抓手,打造“學子歸巢”品牌,旨在團結、凝聚、服務博羅青年大學生,引導他們在回鄉服務中實現家鄉發展與個人成長的同頻共振。青年人才以開闊的視野、創新的理念,積極投身“百千萬工程”等重點工作,續寫新時代青年的“博羅故事”。去年,博羅縣共有2個項目和11個案例入選省級“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品牌項目和典型案例。
“在嵐茲茶園和柏塘萬畝茶園,我們用鏡頭記錄博羅茶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故事,通過農產品文化設計等方式,努力讓博羅好茶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可對話式’載體,展現茶文化創新活力。”暨南大學“國暨”青年鄉村振興實踐團學生謝璐璐分享了實踐經歷。過去一年,該實踐團聚焦博羅茶產業、嶺南中醫藥文化、農技信息傳播等領域,圍繞產業發展的需求與痛點,通過拍攝宣傳視頻、搭建國際交流平臺等方式,講好“百千萬工程”在博羅落地見效的故事。今年,該實踐團將奔赴長寧鎮,圍繞AI賦能鄉村振興,將服務領域拓展到醫療、食品等更多關乎民生的環節。
106個項目助力推進鄉村振興
在羅浮山感受博羅中醫藥文化魅力、在田間地頭探索智慧農業的可能性、在暑期公益課堂上開展志愿服務、在曲藝社調研嶺南特色文化的創新保育舉措……今年暑期,團縣委圍繞“博羅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博羅更有為”的工作主線,深入組織開展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聚焦博羅特色產業、鄉村集體經濟、綠美博羅建設、縣域科技服務、鄉村規劃建設、文化創意和保育、古建筑活化、鄉村公共服務、決策咨詢等領域,推動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等40所高校與團縣委、各鎮(街道)結對106個項目,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助力壯大縣域經濟,建設美麗鄉鎮,推進鄉村振興。
除了邀請全省各高校的青年學子走進博羅,感受博羅推進“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實踐,團縣委還著力推動本土學子深入基層,在服務家鄉中砥礪品格、增長才干。以“情系博羅、服務家鄉、實現夢想”為主旨,圍繞“青心守護、青力守護、青創行動、青春引航”四大主題,深入開展“青視角”家鄉推介官、“把我的大學講給你聽”“博才回巢”青年人才交流等系列活動,在全方位展現博羅新成就、新氣象的同時,進一步擦亮“學子歸巢”品牌,加快形成在外博羅學子返鄉興鄉人才集聚效應。
博羅縣大學生回鄉服務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聚焦博羅青年學子在校、畢業、實習、就業的不同階段,該協會將提供全過程服務,建立感情聯系,團結引領青年人才為推動博羅縣域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盧泓宇 通訊員許越 沈敏就 梁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