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書寫更加美好的惠州
——《惠州日報》2025年11月改版致廣大讀者
惠州日報編輯部
當這份報紙呈于您眼前,我們深知,這是一次全新的出發,也是一場不變的約定。
在媒體格局深刻變革的今天,上個月舉行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我們舉旗定向:深化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推進新聞宣傳和網絡輿論一體化管理,提高輿論引導能力。作為中共惠州市委機關報,我們主動識變、科學應變,以此次改版踐行使命——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為惠州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提供強有力的輿論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時更貼近地服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推動民生福祉躍上新高度。
即日起,《惠州日報》實施新一輪改版,以新的內容、新的視角、新的形式與您相遇。
回望來路,我們與這座城市血脈相連。東江奔騰,大亞灣潮涌,我們記錄著惠州從“農業大市”到“萬億工業大市”再到“廣東第五城”的鏗鏘步伐;大亞灣畔,高新園區,我們見證著“2+1”現代產業集群拔節生長的聲音——中海殼牌、中海油惠州石化、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等重大項目次第花開,TCL、德賽、億緯鋰能等優質企業生機勃勃;羅浮山巍然,南昆山秀美,我們講述“百千萬工程”和鄉村振興動人故事,定格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和218最美旅游公路開通的精彩瞬間;街巷煙火間,我們書寫著尋常百姓的悲歡與堅韌。每一個字,每一幀影像,每一個版面,都鐫刻著我們對這片土地最深沉的眷戀,濃縮著惠報人對惠州高質量發展的高度新聞敏感。
變革,源于責任,始于初心。
此次改版,我們堅守“內容為王”,做優特色,提升貼近性與可讀性,體現黨報權威性與專業性。
我們做強主流聲音,深耕“高質量發展”主題,聚焦“百千萬工程”“社會治理”“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生動實踐,以“惠報深讀系列”深入報道闡釋經濟轉型、民生熱點,通過有血肉的故事折射時代變遷。
我們做深本地服務,開設“惠企”版面助力企業發展,設立“社區”欄目聚焦基層治理與鄰里溫情……有意識地編排好“小而美”的稿件,包括基層好故事、好聲音,以及出現的新事物新變化新亮點。
我們做活文化表達,專刊化打造“人文惠州”,設置“西湖”文藝版與“合江樓”文史版,助力文化強市建設,持續擦亮“三新漫談”“惠見”“影像”等品牌欄目。
此次改版,我們擁抱新的傳播技術手段,把握新的全媒體傳播規律,強化“移動優先”,提升傳播效能。報頭處,增添“惠州惠民通”客戶端二維碼與“市委市政府唯一新聞客戶端、惠州智慧城市門戶平臺”標識,昭示“報端網微號”一體融合的決心。其中一個重要做法,是將報紙重點內容同步甚至提前轉化為新媒體產品,搶占流量,強化二次傳播,讓優質內容互相賦能,啟迪智慧,溫暖人心。
此次改版,我們創新版式設計與采編互動機制,全面提升閱讀體驗,更好地表達內容。
我們倡導“敦重·清雅”的美學,融入惠州山水意象,打造清新典雅風格,做干凈、典雅、耐看的版面。
我們力行“短實新”的文風,說家常話、切真熱點、有真態度,用故事化表達講好惠州故事。
我們試行“版主制”,讓記者編輯協同主導深讀版,發揮集體的力量,凝聚各環節的智慧,培養更多名記者、名編輯,打造更多的精品佳作。
新征程上,《惠州日報》愿做專業的記錄者、理性的建設者、溫暖的陪伴者。因為我們深信,您的期待,是我們前行的最大動力;城市的進步,是我們筆下最美的篇章。
與您同行,與城共生。讓我們一起,努力書寫更加美好的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