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和村蘭花種植基地。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位于惠州左右家私有限公司內,已投產的車間中現代化機器忙碌生產,二期廠房建設加緊推進;隨著縣第二人民醫院、風門橋等民生項目完工投用,群眾在家門口可享受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在位于羊和村的花卉基地內,小小蝴蝶蘭散發著富民興村的芬芳;各處鄉村道路干凈整潔,房屋錯落有致,走入其間滿眼綠色,令人心曠神怡……
城鎮與鄉村,兩處各芬芳:一邊是城鎮品質功能加速升級,一邊是美麗鄉村承載著村民的幸福生活。作為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中心鎮,博羅縣楊村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為抓手,加緊補齊楊村鎮在公共服務、產業配套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項,構建基礎設施健全、功能完善、特色凸顯、空間舒適、生活便捷的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打造健康家居,現代物流和美麗健康三大產業
一棟棟廠房在這里拔地而起,一家家企業在這里聚集,一個個重大項目在這里落戶……走進楊村鎮,產業發展的熱潮撲面而來,在全鎮1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處涌動著干事創業的熱潮。
近年來,楊村鎮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逐步壯大產業集群,致力于建設現代健康家居專業鎮。該鎮先后引進左右家私、松堡王國、景灝智能、博士有成、輝祥實業等5個家居類重點項目集中落戶博羅產業轉移工業園(楊村片區),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約94.5億元。家具產業朝智能化、集聚化方向發展的同時,還為全鎮加快產業培育和經濟發展注入強勁的活力和動力。
平臺建設上,將依托廣州貨運中心楊村鐵路貨運站場,布局建設粵東地區貨物中轉鐵路專運線、家居建材產業一站式服務中心、冷鏈物流中心、電子商務產業中心、供應商庫存管理物流服務中心、公鐵聯運中心這“一專線五中心”,打造輻射大灣區乃至全國的陸地樞紐型物流經濟圈。
此外,楊村還積極推動美康生物硅谷產業盡快動工建設,建設集“大灣區生物產業智能制造基地、美康產業研創中心、年輕化生命健康產業基地”為一體的產學研融合綠色智慧園區。
特色產業是區域經濟持續向好的有力引擎。楊村鎮黨委書記鄧田芳介紹,面對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點中心鎮的新發展機遇,楊村鎮以“健康家居產業、現代物流產業、美麗健康產業”為“三大引擎”,積極發展“現代物流+現代農業+現代家居+現代健康+N”的新業態,用產業挺起經濟“脊梁”,凝聚區域發展的強勁動力。
力爭到2025年,形成以健康家居產業為主要動力和支撐的楊村現代家居產業園;初步建成輻射大灣區乃至全國的陸地樞紐型物流經濟圈……一項項工程落地竣工,一個個優質企業紛至沓來之際,楊村的宏偉藍圖越發清晰。
醫教交通拉動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提級
臨近年終歲末,串聯楊村鎮、楊僑鎮的雙楊大道建設工程進入了鋪設路面的沖刺階段,預計年底完成主體工程。作為縣重點交通項目,雙楊大道設雙向六車道,明年通車后將提高國省干線通行能力,緩解區域交通壓力,促進沿線投資環境優化。
城鄉發展要融合,交通基礎設施必須互聯互通,促進城鄉之間的貨物、人員、資金快速流動,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互補的融合發展關系。鄧田芳介紹,該鎮大力推進與縣城、市區及鄰近地級市城區交通設施互聯互通,積極構建內聯外通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除了大力推進雙楊大道建設外,該鎮還將推進楊南大道和金楊路、楊平路、通站路、205國道十二嶺至通站路等項目的建設和升級改造,進一步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動脈。
一條條大道串聯了城鄉,也推動著城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現在看病方便多了,縣第二人民醫院建好后,在這里就能享受很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楊村鎮居民黃女士說,此前由于醫療條件受限,大點的病都要往縣城或市區跑。博羅縣第二人民醫院按照二甲標準建設,引進了新設備和優質診療團隊,能較好地滿足包括楊村在內的博東片區近40萬群眾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而位于石灘村的榕城中學博東實驗學校內,學生們正在嶄新的教室內學習。這所9月投用的九年一貫制全寄宿學校,具備花園式校園、現代化的課堂、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功能場室、優質的生活環境。學校落成投用,不僅有效鞏固石灘村的脫貧成果,還有助填補博東片區的教育短板,滿足博東片區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愿望。
接下來,該鎮將把握城鄉融合發展的契機,推進道路建設打造博東片區交通樞紐門戶,加快推進縣第二人民醫院及村級衛生站提標改造,不斷完善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設施建設,完善村級公共文體服務設施等,推進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讓群眾更好共享發展成果。
“一村一品”奏響產業振興歡歌
城鄉融合發展離不開鄉村振興。通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使鄉村與城市之間形成可以產生共鳴的平臺,才能更好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關鍵在于推進產業振興。近年來,楊村鎮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各村優勢資源,“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成為激活產業振興的新引擎。
走進羊和村的蝴蝶蘭現代化智能溫室花卉大棚內,不同品種的蝴蝶蘭爭奇斗艷。該基地計劃總投資額約5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惠州最大的蘭花種植基地。目前已投資超過800萬元,建有6個大棚、1個展覽廳和一個培育室。
一花引來百花艷,千人同圓花卉夢,小小的蝴蝶蘭正激發出強大的“蝴蝶效應”。從2019年6月運營至今,花卉種植基地已幫助超過70位村民就業,人均月工資收入近3000元。同時,也給羊和村村集體增加了收入,并吸引年輕人回流農村,提高了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潛力。
羊和村的花卉種植基地只是楊村鎮打造“一村一品”的縮影。在石灘村東部灣基地,采用新技術種植的水稻品牌“東江大米”益生菌米熱銷,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在上車村“四大家魚”(主導產業)基地,青魚、草魚等自由嬉戲,有效帶動當地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養殖戶增產增收……
鄧田芳介紹,楊村鎮將繼續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大力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積極探索“村企合作”模式,形成“產供銷”產業鏈,增加村集體和農戶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美化環境和經濟發展雙贏,打造鄉村特色產業,推動產業振興。
接下來,楊村鎮將按照“開發一個品種,形成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群眾”的產業發展思路,推動洋和花卉、東江益生菌米、呂氏蔬菜、楊村柑桔、四大家魚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力爭到2023年各村有條件的特色農業產業或農業龍頭企業申報“一村一品”項目并達到4個以上,力爭到2025年20個行政村都發展有或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形成推動鄉村振興和城鄉更好融合發展的強大動力。
惠州日報記者朱麗婷 盧泓宇 賀小山
本版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朱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