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精品青草社区_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_精品国产一区a_影音先锋日韩精品

惠州日報社官方網站

惠州仲愷率先集中采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費用”保險

惠州仲愷率先集中采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費用”保險

申報者有保障 不通過能理賠

仲愷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集聚。

  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若未通過,數萬元申報成本將由政府投保的保險“買單”!近日,仲愷高新區完成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費用保險項目”政府采購招標,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分公司中標,總保障額度達2250萬元,覆蓋全區400余家申報企業。據悉,這是全國首個由政府集中采購的高企認定保險項目,首次通過保險工具為科技企業創新“兜底”,精準消除企業“想申報、怕損失”的后顧之憂。

  兜底效應

  破解企業申報“怕損失”焦慮

  “去年我們因為研發費用歸集差0.8個百分點被否決,6.2萬元的申報費用全虧了。”仲愷高新區一家新能源電池管理系統企業負責人無奈地說。他的經歷并非個例——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過程中,企業需支付專業服務費、審計費、知識產權申請費等,小微企業平均成本5~10萬元,規上企業甚至超過10萬元。

  “若申報失敗,這些費用就打水漂了,對中小企業壓力很大。”仲愷高新區科技創新和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文波坦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企業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拓展發展平臺和資質的重要途徑,但這種“沉沒成本”焦慮直接抑制企業申報意愿。數據顯示,2024年仲愷高新區高企意向申報企業中,規下企業占比56%,但其中22%因成本顧慮延遲申報。

  如何消除企業后顧之憂?仲愷高新區創新引入保險工具,與中國人保財險惠州分公司合作,推出全國首個由政府統一招標采購的“高企認定保險項目”,為企業提供直接保障,實現“兜底”效應。

  “我們通過這種方式,用有限的財政資金撬動更多的金融資源,為企業申報高企賦能,降低未通過認定企業投入的成本。”文波介紹,該項目創新性體現在財政資金的高效運用上。政府以250萬元財政預算采購保險服務,撬動2250萬元風險保障,資金效能放大9倍。同時通過保險精算模型,將企業申報高企的“單點風險”轉化為可管理的“池化風險”,政府無須預先判斷哪家企業能成功,而是通過統一投保實現“申報即保障”。

  “若企業認定失敗,保險公司將據實賠付,每家企業平均可以獲得約5.3萬元的保障,實現‘低成本申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分公司仲愷營業部副經理陶安楠表示。

  模式創新

  從“結果獎勵”轉向“過程保障”

  “傳統補貼多為認定成功后發放獎勵,而保險模式將政策資源從‘結果獎勵’轉向‘過程保障’,解決企業現金流壓力,更契合中小企業需求,真正激活了科技企業內生動力。”文波指出,更關鍵的是,保險覆蓋所有申報者,有效破解了傳統補貼“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的困境。

  據介紹,傳統獎補政策過程存在雙重矛盾:一方面用獎勵激勵企業申報,另一方面事后發放給成功企業,導致中小企業怕失敗不敢報,同時可能引發部分為拿補貼而湊數的低質量申報。保險模式通過覆蓋失敗成本,既解除企業后顧之憂,又通過專業的賠付審核機制反向規范申報行為,實現政策效能從“選擇性激勵”向“普惠性保障”的質的飛躍。

  近年來,各地高企數量快速增長,但部分企業存在“重申報、輕創新”現象。仲愷高新區此次創新嘗試,意在通過風險共擔機制推動企業“能報盡報”,更著眼于推動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的戰略轉型。一方面,“兜底”機制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申報風險門檻,激勵真正具備潛力的優質企業“應報盡報”;另一方面,在傳統高額認定獎補政策力度減弱的大背景下,疊加此次“兜底”保障,促使那些主要為了獲取補貼、自身資質條件一般的企業逐漸退出復審,從而留下真正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優質主體,最終實現高企培育結構的持續優化。

  “政府通過購買保險為企業承擔高企申報風險,創新性地實現了風險轉移與財政資金杠桿效應,既為中小企業卸下成本包袱,更通過市場化篩選引導資源向優質創新主體集聚,為全國范圍內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了新思路。”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認為,這種“以小博大”的模式,高效地將有限的財政資金轉化為對企業的創新支持,顯著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既減輕了財政壓力,又更好地滿足了中小企業的需求,彰顯了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展示了財政資金與金融工具結合的創新思路。

  政策成效

  預計今年企業申報總量突破400家

  “因擔心失敗損失,我們一直猶豫。現在政府投保后,我們今年已確定會申報。”位于潼湖生態智慧區的某光電企業成為首批受益者,企業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以往申報高企需支付8萬元服務費,若失敗則全部損失;如今政府投保后,即便未通過也能獲賠約5.3萬元,相當于“用2.7萬元試錯成本換一次資質升級機會”。據介紹,該公司去年研發投入占比達8%,若成功認定高企,可享受15%企業所得稅優惠及更多市場機遇。

  政策實施效果立竿見影。仲愷高新區科技創新和投資促進局最新數據顯示,在保險政策的激勵下,已有60余家原本持觀望態度的企業明確表示將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預計今年全區申報總量將突破400家。

  這一轉變正是仲愷高新區推動高企培育從“量”到“質”轉變的生動體現。近年來,該區通過持續創新科技惠企政策,已構建起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統計顯示,該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四年翻番,目前總量達1117家,其中包括308家專精特新企業和2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面向未來,仲愷正構建高企培育“升級版”:聚焦重點企業培育,加大對規上企業和產業用地企業的培育力度,持續提升規上高企占比;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全面實施企業創新積分制,通過積分掛鉤的信用貸款、擔保支持、貼息補貼等組合政策,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強化創新服務能力,與清華大學合作打造仲愷iCenter未來產業能力中心與“仲力磁場”仲愷未來產業場景創新驗證中心,通過打造更多創新平臺為區內高企提供優質公共技術服務,為高企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實習生彭志恒 通訊員惠仲宣

編輯:李霞
上一篇:

相關新聞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