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愷高新區召開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打造制造和數據服務基地
低空經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近日,仲愷高新區召開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來自中山大學的教授周少銳、北京國際臨空技術研究院的副總工程師雷興剛等低空經濟研究專家以及億緯鋰能、德賽電池、泰一科技等15家低空經濟領域企業代表、區內金融機構、通信運營商代表以及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等逾60人,共同探討仲愷高新區低空經濟發展新路徑、新機遇,推動仲愷低空經濟加速“起飛”,助力惠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高地。
翼飛智能科技生產車間。
以差異化發展開拓低空經濟產業藍海
低空賽事、物流配送、應急救援、低空標準……座談會上,專家、企業代表結合各自研究領域、經營管理經驗,圍繞低空基礎設施建設、行業技術創新突破、政策適配、低空經濟產業鏈整合、應用場景創新、數據服務歸集等多個維度進行主題發言,積極為仲愷高新區低空經濟產業的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仲愷要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道路!”北京國際臨空技術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雷興剛的發言擲地有聲。他建議,仲愷高新區要高站位謀劃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通用機場及配套設施建設,支持仲愷高新區積極爭取并入市級、省級航路網。
中山大學教授周少銳則指出,仲愷高新區需盡快建立起低空飛行保障體系,同步加強低空安全制度建設,切實提升低空安全保障能力。此外,要同步建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研究智庫,不斷引進、培育仲愷高新區低空經濟產業高層次人才,為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
企業代表們也積極建言。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提出,希望職能部門、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牽頭,明確低空經濟中電芯的標準化指標,統一運維數據標準,打造綜合測試和數據共享平臺;惠州好盈電機有限公司代表希望仲愷能提前謀劃低空經濟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支持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協同發展,提升仲愷高新區低空經濟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作為惠州市孵化成長起來的低空經濟數據服務領域代表企業,泰一科技是廣東省首家低空行業數據運營商、首批參與制定中國無人機行業標準的企業,該企業代表建議,要算好低空經濟發展的經濟賬,構建安全、健康、有序的低空經濟市場和產業運營體系,確保仲愷高新區低空經濟產業能夠實現良性發展;其次,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實施低空經濟產業差異化發展路徑;其三,創新扶持政策機制,實現低空經濟產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科學謀劃低空應用場景結構,挖掘更多潛在的應用價值。
與會領導、企業代表、部門負責人等針對仲愷發展低空經濟展開“頭腦風暴”式的座談交流,紛紛表示會議交流收獲頗豐。
“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支持企業抓住低空經濟發展機遇,通過精準施策和全方位服務,推動仲愷高新區低空經濟產業實現差異化發展。”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在會上指出,仲愷高新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主要聚焦打造低空經濟制造基地和數據服務基地,依托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和能源電子產業基礎優勢,重點發展電池系統、電推進系統等關鍵制造環節,培育形成“核心零部件+整機制造+數據服務”產業鏈條。
翼飛無人機。本組圖片 翼飛智能科技提供
豐富場景應用加速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一個重要領域和新興賽道,低空經濟相關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記者從會上獲悉,2024年,仲愷高新區在無人機零部件、FPV(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整機制造以及低空數據服務方面已達到一定的產值規模,產值增長預超30%,發展潛能巨大。
在產業發展方面,高性能電池及電池系統代表企業億緯鋰能已助力中航工業成功研制國內首臺電動載人飛艇AS700D并順利完成試飛;FPV無人機整機制造企業代表翼飛智能科技作為仲愷高新區整機設備制造商更是獲得國家體育總局及教育部“白名單”特種設備供應商資質。在場景應用方面,仲愷高新區已完成無人低空感知網絡在廣東省“百千萬工程”以及無人機在綜合執法巡查、耕地保護巡查、環境保護巡查、森林防火、農業種植保護、重點工業項目監測等專項工作方面的應用。
基礎設施建設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基石,仲愷高新區聯合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惠城區政府、大亞灣開發區管委會成功申報首批廣東省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全力打造數據服務網,發動區內2家企業(TCL實業、泰一科技)成功申報省數據經紀人,12家企業成功申報市數據服務商。此外,仲愷高新區低空無人機應用平臺已進入加速建設周期,未來將進一步助推仲愷高新區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仲愷高新區將充分發揮區內制造業優勢,堅定實施低空經濟產業差異化發展路徑,通過精準的政策支持、投融資保障、人才扶持政策以及優質的企業服務,為全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聲音
●希望由職能部門、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牽頭,明確低空經濟中電芯的標準化指標,確保標準化電芯能夠滿足大多數應用需求。建議統一運維數據標準,打造綜合測試和數據共享平臺,開發低空數據模型。建議政府支持企業推動電芯標準化回收及梯次利用體系建立,從政府層面對企業提出電池回收要求,確保廢舊電芯的環保處理,推動電芯的梯次利用,延長其生命周期,降低資源浪費。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代表
●建議職能部門層面盡快制定相關行業標準以及低空飛行安全法規和技術標準,以便確認企業的研發戰略方向,同時規范相關市場秩序,保障低空經濟有效推進。
——惠州市德賽電池有限公司代表
●建議仲愷高新區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在通用機場建設和運營方向從傳統的“平面”拓展到“立體”,充分做好航路規劃、空域管理、飛行服務等前端運營,構建低空“智聯網”,形成低空經濟生態圈,將機場的傳統樞紐角色定位向生態化角色拓展。
——中航賽博(北京)機場建設有限公司代表
●建議仲愷高新區依托現有工業基礎和產業集群優勢,建設低空經濟綜合試驗基地;推動無人機核心零部件本地化,構建產業生態圈;打造好翼飛智能FPV無人機競速賽,吸引飛行愛好者和品牌合作伙伴參與。
——惠州市翼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代表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通訊員陳嵩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