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田瑤族鄉新修建的綠美公園成為人們休憩娛樂的新去處。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融心 攝
惠州日報訊 (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融心)青磚灰瓦間流淌著千年瑤韻,彩繪墻面上躍動著民族圖騰。近日,隨著示范主街改造工程全面竣工,龍門縣藍田瑤族鄉圩鎮實現華麗“蝶變”——昔日管線雜亂、風貌單調的街道,如今已蛻變為一條集民族特色、生態宜居與現代功能于一體的“美麗示范主街”,成為龍門縣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生動縮影。
走進藍田瑤族鄉新改造的圩鎮街區,一幅融合傳統與現代的鄉村畫卷徐徐展開:G220線彩色路面整潔平整,沿街房屋外立面統一翻新,瑤族長鼓、瑤繡紋樣、盤王圖騰等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建筑細節;商鋪招牌整齊規范卻各具特色,既保留市井煙火氣,又彰顯辨識度;昔日空中“蜘蛛網”般的電線電纜經“三線”整治后井然有序,新建的人行道與節能路燈提升了通行安全與夜間顏值。
“以前街上電線亂拉,攤位雜亂,現在市場整潔,路也寬敞了。”居民李女士告訴記者,“晚上路燈亮堂堂的,河邊還建了綠美公園,老人小孩都愛去,住在這里越來越舒心。”
“我們堅持‘面子’吸睛、‘里子’暖心、‘底子’固基,實現從‘一處美’到‘全域美’的轉變。”藍田瑤族鄉“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楊文鉞介紹,鄉黨委政府緊扣廣東省“七個一”美麗圩鎮建設標準,不僅對主街風貌進行系統性提升,還同步升級農貿市場、治理“三線”、完善市政設施,依托河道治理打造綠美公園,構建“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空間。如今,文化廣場旁的休憩長廊上,老人閑話家常;綠美公園里,孩童嬉戲奔跑……圩鎮不僅“顏值”提升,更充滿了生活的溫度與活力。
“環境比以前好多了!公路兩旁綠樹成蔭,廣告牌統一美化,廣場公園煥然一新,老人小孩都愛去玩。”居民楊先生笑著說,如今住在瑤鄉,既舒心又自豪。
這場“美麗蛻變”的背后是龍門縣以“百千萬工程”為牽引,推動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的系統謀劃。藍田瑤族鄉立足民族文化資源與生態優勢,將美麗圩鎮建設作為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交匯點,既留住“鄉愁記憶”,又植入現代功能,更筑牢生態底色。改造后的圩鎮,不僅成為展示瑤族文化的窗口,更成為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從雜亂街巷到瑤韻新街,從功能短缺到設施完善,從生態薄弱到綠美宜居,一個更具魅力、更富活力、更有溫度的瑤鄉圩鎮正以嶄新姿態迎接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