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亮了,心也亮了。”居民廖叔對明亮的路燈豎起了大拇指。早前,龍門縣委宣傳部在得知所聯系的龍城街道北門社區大益圍巷道存在路燈不足、照明效果差等影響群眾夜間出行安全的問題后,第一時間積極協調相關單位,并結合群眾意見,采取修復、替換、增設路燈等方式,有效改善了大益圍的照明環境,確保居民夜間安全出行。
2020年以來,龍門縣積極推動“黨旗領航、部門下沉”工作。廣大黨員干部下沉到各個社區,急群眾之所急,切實為社區居民解難題、辦實事。據統計,截至目前,共有88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4300余名黨員下沉一線,為24個社區的居民提供130余項便民志愿服務。主題月活動共制定項目清單180余條,已完成150余條。
“微心愿”活動中,惠州愛心市民為留守兒童送上點讀機。
部門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
“這幾年,社區里年輕黨員多了起來,經常能看到他們穿著紅馬甲、戴著黨徽去搞衛生、做宣傳,要給他們點贊!”“黨的政策好啊,社區的公共設施和生活環境越來越好,還評了省級榮譽。”提及近幾年基層黨建工作,群眾紛紛點贊。
根據惠州市相關文件要求,龍門縣結合實際,按照“就近就便、相對均衡”的原則,根據單位職能、社區需求,建立了“黨旗領航、部門下沉”制度,并印發實施《龍門縣“黨旗領航、部門下沉”工作制度實施方案》。
據龍門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方案要求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兩新”組織黨組織分別聯系結對1個社區黨組織,每年至少到社區開展1次共建活動;在職黨員跟隨單位黨組織一并到社區報到,每年至少參與1~2次活動。
日前,家住龍城街道城南社區的謝澤宇一家早早就來到了龍城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參加由縣水利局、水務有限公司與城南社區共同舉辦的“童心向黨 快樂成長”結對共建活動。該活動分為愛國主義教育和快樂游戲兩個環節,縣水利局和水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分別為留守兒童送上了微心愿禮物。“早前我在社區的群里看到了社區要和結對單位共同舉辦心系兒童的活動,我覺得特別有意義,能讓他們在玩樂中學到不少知識。”謝澤宇小朋友的媽媽對記者說。
據介紹,今年,為進一步提升“黨旗領航、部門下沉”工作的社會影響力,龍門縣還下發《2021年龍門縣“黨旗領航、部門下沉”主題月活動菜單》,從今年4月起,一月一主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搭建起單位和在職黨員參與基層治理的平臺,充分發揮黨員在服務百姓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營造具有龍門特色的黨建引領城市基層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以上工作能取得良好效果,與近年來龍門不斷完善黨員教育體制機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龍門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龍門不斷完善黨員教育體制機制,并充分利用好該縣紅色資源,充分發揮紅色教育基地輻射作用,先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著力抓好全縣992個黨組織、19276名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筑牢了思想理論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龍門縣高標準建成政治生活館、縣老年大學,建立11個鎮(街)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打造180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創新在每個村(社區)建立“農家黨校”……“三軸兩園一基地”黨建布局已基本形成。
點亮3200個微心愿為群眾排憂解難
“大爺,我是社區的工作人員,您現在的身體還好不?”“生活有沒有什么困難?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忙的么?”“這個是社區的心愿卡,您有什么急需的告訴我,我幫您填上,后面會有我們的政府機關黨員、愛心群眾幫您實現愿望……”日前,平陵街道平陵社區工作人員一大早就拿著心愿卡走訪社區內生活困難的李大爺,了解他的生活所需,幫助他解決問題。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為深入了解什么是群眾所急需,確保實事能辦到居民心坎上,日前,平陵街道平陵社區聯合相關“下沉”部門開展“心靈直通車”居民心愿征集活動,第一輪活動主要目標為低保戶、殘疾家庭、困難孤寡老人等困難群體,由社區人員集中征集居民微心愿,“下沉”部門有針對性開展活動,街道人員參與組織實施,實現了社區、街道、部門有效聯動,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努力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黨組織“抓起來”,黨員“站出來”,身份“亮出來”。自“黨旗領航、部門下沉”工作開始以來,龍門縣廣大黨員干部下沉到各個社區,急群眾之所急、為群眾排憂濟困,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困。
不僅如此,龍門縣還創新推出“微實事”“微心愿”“微提案”系列活動,發動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及時解決民憂民盼,切實為民排憂解難。
家住龍城街道太平門社區的小楊平時都在深圳上班,家中只有患有多種慢性病的父母。其父親平時出門需要依靠輪椅,輪椅因老舊導致損壞,老兩口出行極為不便,社區工作人員在走訪中得知這一情況后上報給共建單位,共建單位便給楊大爺送去了一部新輪椅,同時聯系了社區醫生為小楊母親檢查身體。小楊回來了解到此事后特別感動,而他得知社區正在舉辦“微心愿”活動后,便立刻幫兩位小朋友點亮了心愿。他說:“非常感謝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對我父母的照顧,我也希望自己能通過參與相關活動回饋社會,希望這個活動能夠持續下去,讓社區更多的困難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截至目前,龍門縣已審核微心愿3400余個,已點亮微心愿3200余個;該縣各鎮(街)、各部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民生實事2400余件,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龍門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該縣將深化拓展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工作成效,繼續扎實開展“黨旗領航、部門下沉”主題月活動,專人跟進落實、常態下鄉指導、每月精彩回顧、定期通報進度,推動88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每季度至少一次到結對共建社區開展活動、為民辦事。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4300余名在職黨員下沉社區一線,重點解決一批社區難點問題。
三軸兩園一基地
三軸:黨史教育文化長廊(龍華鎮、麻榨鎮、永漢鎮、南昆山生態旅游區);黨員教育文化長廊(龍江鎮、龍城街道、平陵街道、龍潭鎮、地派鎮);特色黨建文化長廊(龍田鎮、藍田瑤族鄉)
兩園:黨群政治生活文化園(龍門縣政治生活館)、城市基層黨建孵化園(龍門縣黨群服務中心)
一基地:紅四師休整地學習教育基地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