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門 “點金”沉睡資產
區開放大學定制課程直送基層干部

戶外拓展實踐環節,學員們分組參與互動游戲。
為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助力基層干部提升履職能力、激活鄉村發展活力,日前,惠陽區開放大學依托自身鄉村振興學院,在良井鎮黃洞村佳禾園舉辦2025年秋季“村干部素質提升工程、社區干部素質提升工程、鄉鎮干部素質能力提升工程”社會實踐培訓活動,將優質教育資源送到基層一線,為鄉村振興注入智力活水。
培訓有理論高度又有實操指導
此次培訓以“激活鄉村資源,打開鄉村‘沉睡資產’”為核心主題,緊扣基層干部工作實際需求,以服務“百千萬工程”為導向,旨在通過精準化、實戰化的培訓內容,推動村(社區)、鄉鎮干部實現“學歷與能力雙提升”。不同于傳統理論授課模式,培訓課程設計緊密結合基層治理與鄉村振興重點難點——既涵蓋鄉村資源盤活、產業發展規劃等核心議題,也包含基層矛盾化解、公共服務優化等實務內容,通過“實踐案例分析+互動研討”的形式,讓干部在交流碰撞中學習經驗、補齊能力短板,切實提升履職效能。
活動特別邀請省人大代表蒙美芹教授擔任主講嘉賓。授課中,蒙教授結合多年鄉村創業實踐經驗,用生動鮮活的案例深入剖析鄉村資源有效盤活的路徑,從閑置農房改造利用、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造,到鄉村文旅資源整合開發,詳細講解如何將鄉村“沉睡”的土地、房屋、文化等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并分享了多地成功經驗,為學員們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發展思路。
“蒙教授的課很接地氣,很多案例和我們村的情況相似,聽完之后對盤活村里的閑置廠房有了新想法。”一位來自鄉鎮的參訓干部表示,授課內容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操指導,讓人受益匪淺。
戶外拓展實踐增進師生交流
除了干貨滿滿的理論授課,惠陽區開放大學還精心設計了戶外拓展實踐環節。在良井鎮黃洞村佳禾園的開闊場地,學員們分組參與互動游戲,在協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進交流,拉近教師與學員之間的距離。參訓干部紛紛表示,將把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積極探索盤活鄉村資源的新路徑,以實干擔當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為惠陽“百千萬工程”建設貢獻基層力量。
據悉,惠陽區開放大學始終將服務基層、助力鄉村振興作為重要使命。該校黨支部書記兼校長鄧欣表示:“當前惠陽鎮村發展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基層干部是推動鄉村發展的‘領頭雁’。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培訓,進一步激發基層干部的創新活力,為鎮村產業發展、資源盤活提供精準智力支持。”他說,惠陽區開放大學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整合高校、企業、行業專家等多方優質資源,圍繞基層干部需求設計更多定制化培訓項目,建立長效人才支撐機制,為惠陽鎮村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骨干力量。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 通訊員文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