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精品青草社区_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_精品国产一区a_影音先锋日韩精品

惠州日報社官方網站

平潭鎮:15天種下9000畝晚造水稻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嶺南立秋后的陽光灑在平潭鎮廣袤的田野上,一株株嫩綠的晚稻秧苗隨風搖擺。平潭鎮作為惠陽區“重要糧倉”之一,將嚴守耕地紅線擺在突出位置,把“糧食安全生產”深深刻在鄉村振興的豐沃大地。連日來,轄區鎮村干部跑遍17個村(示范場)的每一塊可耕地,把“誰來種、怎么種、如何種得好”拆解為三個解決方案:村委挑大梁、供銷社托管、政企訂單合作,因地制宜推廣稻菜水旱輪作、旱稻直播等技術,用半個月時間跑出“平潭速度”,完成9000多畝晚造水稻種植。一茬茬晚稻秧苗扮靚農田,既穩住群眾的“米袋子”,也筑牢鄉村振興的“壓艙石”。

平潭鎮打好晚稻攻堅戰。

  ◆黨建領航

  打通“堵點”點燃干群種糧熱情

  糧安天下。平潭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召開攻堅部署會、推進大會,細化階段目標、整改路徑,構建“主要領導統籌抓、分管領導包片抓、駐村團隊蹲點抓”三級責任體系,壓緊壓實村(社區)糧食安全主體責任,形成“田有人守、地有人種、責有人擔”的閉環機制。

  鎮村干部用10余天跑遍17個村(示范場),對閑散用地“過篩式”踏勘、“地毯式”摸排,逐塊登記位置、面積、現狀及難點,建立整改臺賬;把任務分解到村、到場、到人,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先易后難、先急后緩,逐個銷號。

  各村黨組織通過“支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雙線發動,深入田間地頭宣講土地政策和復耕獎補辦法,打通群眾心中“堵點”。房坑村從集體經濟中列支36萬元,完成160畝撂荒地復耕;張新村借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契機,一舉整治80畝低洼內澇地;全鎮在財政緊張情況下仍專項列支5萬元設立耕地復種獎勵基金,對提前完成任務的村給予獎勵,進一步點燃干群種糧熱情。

  與此同時,聚焦農田水利設施短板,平潭統籌推進3.3萬畝高標準農田設施維護,重點實施10個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系統性解決約2萬畝農田灌溉用水難題。特別對鶴湖村等缺水區域實施管網延伸工程,為糧食穩產增產奠定硬件基礎。

  平潭鎮農辦加強與農資供應部門的溝通聯系,協調區農科服務中心免費提供優質稻種5000斤,保障種植生產需求。大力推進“稻菜輪作”生態種植模式,引導鎮內2家農業龍頭企業、5家蔬菜種植大戶合作進行稻菜輪作,在有效改良土壤質量的同時,增加糧食種植面積900余畝。

  ◆多元協同

  構建“供銷社托管”服務模式

  圍繞“誰來種、怎么種、如何種得好”,平潭鎮多措并舉謀發展。

  結合今年上半年,轄區川龍村250畝沙質土壤旱播技術試驗田實現畝產超1000斤的重大成果,在其他田地復制這種做法,提高耕種效率,將“藏糧于技”落到實處。

  鎮政府牽線搭橋,創新構建“供銷社托管”服務模式,也就是“惠供公司+農業社會化托管服務企業+村集體+農戶”合作機制。平潭鎮采取“連片整治+代耕代種”模式,對500余畝成片的撂荒耕地圖斑以及400余畝圖斑外耕地進行復耕。據統計,目前已完成撂荒耕地復耕近1000畝。

  鶴湖村四面環水,農田基本是沙質土壤,幾十年未種植過水稻。在這次晚稻攻堅戰中,以旱稻機械直播模式種下60畝晚造水稻!拔覀儾扇 迤蠛献鳌J剑逦ㄟ^流轉盤下了60畝稻田,由新三村(惠州)塑膠工業有限公司出資1000元/畝,合作開發耕地!柄Q湖村黨總支書記徐冠嶺表示,待收成后,農產品供應企業飯堂,6萬元收益歸村集體收入,既形成村企雙贏局面,也實現糧食安全與集體增收。

  據了解,為降低稻谷產后損失,平潭鎮正謀劃在惠州大道旁建設稻谷烘干加工中心,構建覆蓋生產、加工、儲運的全鏈條產后服務體系,輻射周邊產糧鄉鎮,確保晚稻“種得下、管得好、收得穩”,讓鄉親們放心務農、安心耕種。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陳雨昕

編輯:李霞
上一篇:

相關新聞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