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漸行漸遠,荔枝枝頭卸妝。繁茂荔林沉淀歲月靜好,累累碩果見證耕耘榮光。在“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的關鍵之年,“荔枝之鄉”惠陽鎮隆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品牌助力產業發展”為引擎,“生產提質、銷售增效、品牌躍升”三位一體協同推進,超額完成年度目標,荔枝產銷交出了一份“種好、賣好、宣傳好”的出色答卷。
今年,全鎮4.3萬畝荔枝林產量突破2.5萬噸,桂味、糯米糍等優質品種占比超九成。截至7月15日,累計銷售24937噸,產值超3.7億元;全網曝光宣傳量破500萬人次,帶動文旅消費增長40%;銷售均價同比提升15%。
交易中心內熱鬧非凡。
生產提質
標準化種植優果率升至85%
年初,鎮隆鎮未雨綢繆,結合往年經驗、預測產量并制定產銷實施方案,從種植管理、施肥用藥、電商培訓、宣傳助力、市場搭建、銷路推廣、關鍵大戶,全方位做好荔枝產銷工作。
生產提質方面,全力推進標準化種植全覆蓋。按照時間節點,3~4月先后開展4場技術培訓,內容涵蓋疏花保果、無人機飛防、科學用藥等關鍵技術,惠及2100人次荔農,推動優果率提升至85%。
質量管控方面,鎮隆鎮建立完善的農業投入品質管理體系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形成以區農檢中心為核心、鎮級農檢站為網點、企業自檢為補充的三級質檢網絡。同時,通過荔枝生產協會大力推廣種植標準,為品質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智慧農業的應用成為今年一大亮點,讓荔枝生產如虎添翼。今年,低空無人機飛防技術覆蓋全鎮4.3萬畝荔林。同時,試點的山地無人機吊運技術(單次50公斤)成效顯著,鮮果損傷率降低15%,運輸效率提升3倍。科技賦能過程中,當地積極推廣綠色低碳種植技術,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提升荔枝品質與安全性,使植保成本降低30%,農藥利用率提升40%,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在補齊深加工短板方面,鎮隆鎮與惠州綠全保健品有限公司合作加工荔枝原漿200噸,并聯合惠州市紅美荔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荔枝干、果酒等6類衍生品,消化1500噸荔枝,使產品附加值提升50%,有效延伸荔枝產業鏈,增強產業競爭力。
銷售增效
“442銷售格局”激活市場動能
種出好荔枝是基礎,賣出好價錢是關鍵。今年,鎮隆鎮構建了線上線下融合的立體銷售網絡,線上銷售占比達40%,RCEP廣東惠州(鎮隆)荔枝交易中心占40%,商超與社區團購占20%,形成了多元化的銷售格局。
2023年,鎮隆建成全省最大荔枝交易市場——RCEP廣東惠州(鎮隆)荔枝交易中心,內含兩千平方米售賣區、400平方米冷鏈區,設攤位160個。除零售散賣外,這里吸引了18家大型收購商入駐,保底價協議覆蓋100%簽約農戶。還通過“公平秤+快檢公示”制度和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鮮果損耗率控制在5%以內),為交易品質保駕護航。緊鄰交易中心的鎮隆圩鎮客廳是“百千萬工程”的建設成果,今年它在特色展示、休閑會客、特產售賣、直播帶貨、技能培訓等方面發揮了“助荔”效果。
插上網絡翅膀,遠銷五湖四海。今年線上渠道表現亮眼:“活荔惠陽”商城上線,預售券轉贈功能引流30萬名用戶;順豐直播單場銷售更是突破500噸;本地官方媒體、省內自媒體等紛紛慕名而來參與直播帶貨,進一步擴大了鎮隆荔枝的線上影響力。
商超與社區團購渠道約占銷量20%,通過天虹、吉之島直供以及236個社區拼單點,有效降低中間成本。國內外市場拓展成果顯著,對接78所高校校友會,啟動香港有機認證試點,RCEP訂單量同比激增45%,讓鎮隆荔枝的銷售網絡越織越密。
今年創新的“三級分層”銷售策略(普通果保底收購、中端果RCEP集散、高端果“三重認證”溢價)有效化解滯銷風險;順豐全程運營冷鏈與物流,開創“政府搭臺、企業運營、荔農受益”新模式,獲省商務廳推廣。
品牌躍升
文化IP引爆全域流量
鎮隆荔枝搭乘文化快車,品牌影響力實現躍升。據統計,各級媒體發布報道超170條,全網曝光宣傳量突破500萬人次,帶動文旅消費增長40%。“科技賦能”“文旅融合”等分階段熱點話題在國家、省、市、區等官方平臺引發熱議,自媒體領域更是數不勝數。
系列品牌活動精彩紛呈:6月8日的“惠陽鎮隆荔枝產銷宣傳媒體見面會”向社會各界通報了鎮隆荔枝產銷工作的核心策略與創新實踐,為產銷工作營造積極輿論環境。6月14日的“荔香四海 產銷共贏”鎮隆荔枝產銷對接大會暨RCEP荔枝交易中心開售儀式,簽約量高達15600噸。
“紅荔映客鄉”文旅活動巧妙融合荔枝采摘與客家圍屋游,吸引8萬人次游客,帶動周邊農產品銷售和餐飲消費超1000萬元,讓鎮隆荔枝成為鄉村振興的“金字招牌”。
接下來,該鎮計劃構建產業韌性體系,推進深加工產業建設;科技賦能全鏈升級,推廣無人機吊運,開發區塊鏈溯源系統;實現品牌國際化突破,推進標準化示范園建設,提升海外銷量占比;深化文旅融合,開發主題研學路線,推動荔枝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溢價”轉型,致力于成為廣東省“百千萬工程”中可復制的特色產業振興樣板。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張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