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與佛山南海共建智慧教育平臺
兩地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跨區域教育共同體
日前,惠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了《科技與文明的共生關系》科普主題活動。活動通過沉浸式、互動性體驗,生動展現科技發展與文明進步的共生共榮關系。參加活動的60余名青少年不僅收獲了豐富的知識,更點燃了探索科學奧秘的激情。
在當前人工智能技術飛速迭代的背景下,教育領域正經歷著深刻變革。今年以來,惠東縣不僅強力推動華僑城學校等學校建成,統籌推進義務教育與職業教育提質升級,還加速教育數字化轉型。
未來,惠東縣將推廣智慧教育平臺,融合數據應用,建設智慧校園。同時,推進平山泰園學校等新建學校及惠東縣中小學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拆建項目(一期)建設,規劃普通高中,推進平山青云小學等項目建設,進一步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建成后的華僑城學校。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攝
教學改革
28項教研活動提升教師業務與科研能力
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是提質增效。近年來,惠東縣穩步推進教學改革,縣教育局主要負責人介紹,今年該局統籌推進教研培訓科研,開展多學段多學科培訓,并邀請專家授課,組織課題研究、中期評審及結題報告等活動,夯實教研、培訓與科研工作基礎。同時,提升幼教保育教育質量,積極投身市級課題研討等活動,以研促教,推動學前教育發展。
師資隊伍是改革的重心,為全面提升教師業務與科研能力,該局開展28項教研活動,涵蓋新教材培訓、復習研討、素養競賽等內容,同時組織學生參與“少年講書人”等活動,激發學習積極性。以中考備考為核心,開展67項活動,涵蓋模擬考質量分析、學科專題培訓等,服務超5000人次。開展32場教研活動,25場聚焦高考備考,通過成績分析、專家講座等助力高三學子沖刺高考。
今年,惠東持續推動“城鄉學前教育一體化管理資源中心”省市級項目建設,創建了2個廣東省首批高質量幼兒園共同體項目,在滿足3~6歲幼兒入園需求前提下,拓展服務功能,協助衛健局完成幼兒園托班申報,協調相關鎮街開展3所公辦幼兒園專項債券資金項目建設,發放上半年鎮級公辦園運行經費,并完成民辦幼兒園2024年度檢查工作;同時,嚴格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工作部署,結合縣域實際,全力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的督導評估工作。
下半年來,惠東縣持續深化教學質量攻堅。組織骨干與專家診斷教學問題,依據修訂方案檢查教學常規,并督促整改及反饋。完善教師發展與教研體系,推進教育領軍人才培養,開展“以課領訓”全員培訓。隨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不斷影響各行各業,惠東縣教育行業也將加速教育數字化轉型。未來將全面推廣智慧教育平臺,融合數據應用,建設智慧校園,將人工智能課程融入教學并開展培訓。同時,推動“雙減”“1·3·5行動方案”及“百千萬工程”教育行動。提升職業教育內涵,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師資培訓,深化校企合作,拓寬學生升學渠道。
惠東縣全力推動教育數字化,學校設備日新月異。
跨區合作
與佛山南海區結對協同發展
今年8月,惠東縣教育局與佛山市南海區教育局簽署推進教育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將充分發揮南海區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作用,助力惠東縣教育水平整體提升,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跨區域教育共同體。
惠東縣教育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根據協議,在結對幫扶方面,南海區石門中學、南海中學將分別與惠東高級中學、惠東中學高中部建立結對幫扶關系。雙方將通過學校管理經驗交流、教師跟崗學習、聯合教研活動等多種形式,全面提升該縣高中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合作重點包括共享優質課程資源、共建智慧教育平臺、聯合開展教學研究等方面,其中石門云校平臺的全面引入將為惠東縣師生提供更豐富的數字化教育資源。
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南海區將定期組織名師團隊來惠東縣開展教學示范、專題培訓和課題指導,幫助惠東縣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學能力。同時,雙方還將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共同開展學生培養計劃,通過夏令營、研學活動等形式拓寬學生成長渠道。
接下來,惠東縣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主動對接南海區優質教育資源,助力“百千萬工程”,細化落實各項幫扶措施。通過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確保幫扶項目落地見效,加強本地教師培養,通過“傳幫帶”提升隊伍整體素質,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該縣高中教育質量實現新突破。
據悉,惠東今年將分層分批推進中小學校領導干部調整配備,通過科學規劃崗位設置與人員選拔,優化管理隊伍結構,提升教育系統管理效能。嚴密組織67名定培生選崗考試、縣城學校選調考試,同時做好華僑城學校教師調配,以規范的考試流程與調配機制,保障教育人才的合理流動與崗位適配。并且積極開展2025-2026學年銀齡講學計劃人員招募宣傳,同時統籌調整全縣中小學校教師交流輪崗人員,通過雙向舉措促進優質教師資源均衡分布,充實基層教育力量。
集團辦學
6個教育集團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9月1日,惠東縣華僑城學校迎來第一批新生,該校自2024年底開工建設,位于河北二路與僑強路交叉口,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配有54間標準教室,22個功能教室,配套3棟教學樓,1棟行政樓,1個300米環形跑道運動場,1個風雨活動區,3個多功能報告廳、1個階梯閱覽室。首年開設26個班,招收1141名新生,為華僑城片區教育供給注入新活力。
據悉,年初,惠東縣提出推進11宗學校項目建設,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700個以上,抓好小規模學校撤點并校和閑置校園校舍綜合盤活利用等工作,華僑城學校的建成開學正是邁向目標的堅實一步。此前,惠東縣已經成立惠東中學初中部教育集團、平山第二中學教育集團、西枝江中學教育集團、平山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惠東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惠東縣西枝江小學教育集團6個教育集團以及由平山中心小學、實驗中學牽頭的2個城鄉教育共同體,通過集團化教育和城鄉結對輻射鄉鎮、農村學校,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著力補齊鄉村教育短板,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與城鄉教育一體化。未來,該縣將持續推進城鄉教育共同體和集團化辦學,加強協作聯動,宣傳推廣先進經驗。
文/圖(除署名外)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賴金朗 通訊員廖任平 姚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