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蘭花撬動“香產業” 村集體收入破90萬
白花鎮西山村建造蘭花產業綜合體,構建全產業鏈就業平臺
惠州日報訊 (記者蔡偉健 通訊員郭曉鋒)今年春節期間,惠東白花鎮西山村內彌漫著一股清香,香味來自該村建成的800畝蘭花基地。去年以來,該村全面落實“百千萬工程”,推動建設以蘭花為依托的“香產業”,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90萬元。未來,該村將圍繞“產業振興+文旅融合+民生提質”三條主線,繪就鄉村振興發展藍圖。
白花鎮西山村蘭花基地。 通訊員郭曉鋒供圖
走入白花鎮西山村,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主村道,村道兩旁開滿了黃花,隨手一拍就是“大片”。近年來,該村以生態景觀升級為核心,在主干道及公共區域種植黃槐、黃花風鈴木等景觀樹木930余株,構建四季更迭的綠化景觀帶,提升了生態顏值。
據西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何文杰介紹,近年來,該村投入100萬元完成田頭、塅心等4個自然村農房風貌改造,同步實施“三線入地”并配套標準化垃圾分類亭,實現人居環境整體煥新。同時,成功引進蘭花基地項目,通過流轉土地800畝,種植160多萬盆國蘭,包含多個品種。年底開花上市時,基地都非常忙碌,蘭花通過線上線下銷往廣州、河南、沈陽、黑龍江等地。
白花鎮西山村蘭花基地種有多個品種的蘭花。 通訊員馬觀英 張海宏供圖
接下來,西山村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環境風貌,著力打造“美麗宜居村”新范本。通過整合政策資金與村集體入股模式,將現有蘭花基地升級為集現代化種植、研學實踐、電商直播于一體的蘭花產業綜合體,構建全產業鏈就業平臺。
該村將深挖紅色文化價值,以東江縱隊七支隊舊址為核心申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聯動蘭花產業打造“紅綠交融”研學旅游路線,激活文旅經濟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