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縣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謀劃今年各項工作
為全市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 新增長極作出更大貢獻
惠東縣城航拍圖。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2025年惠東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地表水水質優良率完成市下達任務。
隨著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的火爆出圈,人工智能(AI)及其背后龐大的數字經濟受到廣泛關注。在人工智能迅猛發展的當下,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惠東也開始了相關產業的布局。
春節后,位于惠東縣白花鎮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產業園的一處工地,泥頭車、鏟車、挖土機等一波波施工設備進場,現場施工熱情高漲。這里是潤澤(惠州)國際信息港新型智算中心項目所在地,該項目將通過規模化算力賦能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2月27日,惠東縣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根據政府工作報告,惠東縣今年將通過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全面深化改革、加力實施“百千萬工程”、供需協同發力、壯大海洋經濟、建設綠美惠東、增進民生福祉以及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等8個方面工作,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奮力推動惠東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報告同時提出,今年將依托智算中心資源,打造軟件信息、數據服務等為主的數字經濟集聚區。
新質生產力
培育一批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
2024年12月12日,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產業園迎來了潤澤(惠州)國際信息港新型智算中心項目動工。據介紹,該項目計劃于2026年建成投運,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領先、超大規模的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單體項目,為高復雜度、高計算需求的人工智能應用的訓練和推理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持與技術保障。
2024年,三大園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惠州惠東產業園區、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產業園]提速起勢,新能源產業取得新突破,惠州LNG接收站一期投產,太平嶺核電1號機組竣工、2號機組完成主設備安裝,惠州中洞抽水蓄能電站全面進入機電安裝階段,以新材料、新能源、大數據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在惠東縣逐漸形成。
為此,該縣今年提出將以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奮力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惠東縣將加快建設國家兩大科學裝置,推動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建成投用,完成醫用同位素平臺及重離子微孔膜終端項目建設。完善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新增16家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3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6家省優質中小企業。
同時,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推動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動工11宗、投產7宗產業項目,完成省級化工園區認定。推動惠州惠東產業園區動工7宗、建成5宗基礎設施項目,動工20宗、投產20宗產業項目。完成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產業園基礎設施二期工程,推進潤澤(惠州)國際信息港等3宗產業項目建設。
堅持鏈式思維、集群發展,努力培育壯大九大百億級產業。推動惠州中洞抽水蓄能電站等能源項目提速建設,依托博科、立拓等鏈主企業增強新材料產業集聚效應。競逐“低空經濟”新賽道,加快數據產業經營主體引進培育,支持企業開發數據交易應用場景、低空數據產品。依托智算中心資源,引入算力服務企業,培育一批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打造軟件信息、數據服務等為主的數字經濟集聚區。
“百千萬工程”
探索“強村公司”等新型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近年來,惠東縣濱海旅游快速發展,初步形成巽寮灣、雙月灣、范和灣、考洲洋等四大濱海旅游景區,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日前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欄目也對此進行了報道。除了濱海旅游,惠東山區旅游同樣火爆。春節期間,惠東山區各類溫泉休閑游、親子游樂園等景區景點游人絡繹不絕,生意火爆。白盆珠一溫泉酒店負責人告訴記者,春節期間,酒店預訂率超過80%,部分熱門房型更是一房難求。
在2月27日召開的惠東縣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惠東提出今年將加力實施“百千萬工程”,抓住市委、市政府謀劃推動“兩灣聯動”的機遇,加快打造濱海旅游高質量發展帶、山區農文旅融合發展帶,有序推進省級典型鎮村和重點提升鎮村建設。同時,支持白花鎮推進省級中心鎮試點工作。繼續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典型村“六個一”建設,完成農房風貌品質提升任務。
全面落實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有序推進大洲片區及謨嶺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鞏固文明創建成果,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加快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推進大洲片區綜合開發,實施24宗縣城新型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項目。
在鄉村產業振興方面,惠東將加快建設生豬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成市級茶產業園和橫瑤沉香市級農業公園,以及梁化鎮全國產業強鎮二期項目。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培育茶葉、油茶、花卉苗木等產業,開展2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工作。探索“強村公司”等新型集體經濟發展模式,促進村集體、農民“雙增收”。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擴面發展,穩步推進白花鎮、多祝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盤活鎮村資產資源。
向海圖強
做強海水種業“芯片”夯實“藍色糧倉”
今年1月,“東亞江豚、黃唇魚和中國鱟等珍稀瀕危水生生物保護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推進會在惠東召開。據了解,在惠東成功實現人工繁育的黃唇魚,被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并正式啟動。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深度地進行黃唇魚的保護性基礎研究,對今后黃唇魚的人工增殖放流以及野外生物種群恢復將起到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作用,也對該縣做強海水種業,實施向海圖強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向海圖強,逐夢深藍”。惠東今年將推動太平嶺核電1號機組并網發電、2號機組完成熱試、3號機組實現FCD,力爭三期工程和“華鯤一號”科技示范工程獲得核準;動工建設惠州LNG接收站二期。加快推進港口漁家小鎮、巽寮游客集散中心、好招樓濕地公園二期、赤岸驛站配套設施升級改造等項目建設,開展港口牛頭嶺公園、鐵涌觀音山風電國家AAA級景區創建工作,推動濱海旅游提質增效。建成黃唇魚與南海大黃魚種業創新基地一期,做強海水種業“芯片”,夯實“藍色糧倉”。
同時,強化碧甲港物流儲運集散功能,開工建設7萬噸級多用途碼頭,做好公用航道疏浚管理,完成碧甲聯檢基地建設。推動亞婆角協孚碼頭升級為萬噸級碼頭,增強碼頭營運能力。加快建設深惠汕海上客運航線惠州巽寮客運基地,開發利用好金融街、合正東部灣游艇碼頭,積極參與粵港澳游艇自由行。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葉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