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口街道“藝術充電站”點亮居民文化生活
首期課程惠及群眾超500人次
小朋友學習麒麟舞。 惠州日報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張金玲 曾芊秋 攝
惠州日報訊 (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張金玲 曾芊秋)日前,惠城區小金口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精心組織開展系列文藝培訓活動,涵蓋瑜伽、繪畫、舞蹈、籃球、龍形拳、麒麟舞、親子講座等多個門類,吸引眾多居民踴躍參與。據悉,培訓活動將持續至7月。豐富多彩的文化課程充分傳承和發掘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藝術,同時結合轄區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為“家門口”的“藝術充電站”,提升居民群眾文化素養。
瑜伽課吸引了眾多女士的參與。課堂上,教練幫助學員們建立起對瑜伽的初步認識,帶領學員開始體式練習,感受著身體的舒展與心靈的放松。籃球課堂上,孩子們從基本的運行拍球、傳接球做起,教練們一一耐心指導。舞蹈課上,孩子們跟著老師的引導,認真地模仿學習,雖然動作略顯稚嫩,但都展現出極高的學習熱情。
麒麟舞、龍形拳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武術魅力。老師從龍形拳的基礎動作入手,詳細講解并示范了“十六棟”基本套路。孩子們通過學習麒麟舞的步伐、手勢和隊形變化,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小金口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今年街道以“引進來+走出去”的模式為核心,構建技能培訓、知識講座、志愿服務三位一體服務體系。通過邀請行業專業老師駐點指導,同時組織非遺傳承人團隊深入學校開展非遺教學,實現供需精準對接,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本期文藝培訓項目采取“低償+政府補貼”雙軌制,參訓者僅需承擔50%的費用,剩余部分由街道全額補貼,切實降低群眾參與文藝培訓活動的門檻,首期開設的課程惠及群眾超500人次。不僅如此,小金口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還在每周六開展延時便民服務,形成從資源聚能到服務輻射的良性循環,促進基層治理水平同步提升,讓群眾更加有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