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亞灣霞涌海韻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墨香氤氳,第二期“書承古韻 墨揚文明”書法藝術培訓公益活動在此拉開帷幕。據悉,該項目由區文明辦精心打造,特邀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李淑梅老師授課,為轄區青少年搭建起接觸書法藝術、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平臺。
構建立體化教學模式
課程從中國書法漢字發展簡史講起,細致梳理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等書體的演變歷程,詳細講解了不同書體在筆畫形態、結構布局和風格特點上的差異。此外還設計了“書法家精神傳承”環節,通過講述王羲之洗硯染池、顏真卿忠烈書志等典故,讓孩子們在筆墨紙硯間感受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從而突破傳統書法教學框架,構建起“歷史溯源+技法精修+文化浸潤”的立體化教學模式。
“起筆要藏鋒,行筆需穩健,收筆要利落……”講臺上,李淑梅現場示范各個時期的字體,介紹了軟筆書法的學習方法,強調“臨摹與創作并重、技法與修養共進”,并詳細講解了“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的選用與保養常識,示范了正確的書寫姿勢與執筆方法。講臺下,孩子們從“一橫一豎”開始認真練習,每一筆都寫得格外專注,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計劃開設4期課程
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書承古韻 墨揚文明”書法藝術培訓公益活動計劃開設4期,每期開設10次課程。此次第二期活動專為青少年書法愛好者設計,注重寓教于樂,通過書法基礎知識普及、趣味互動教學,激發孩子們對書法的興趣。同時,教授青少年適宜的楷書、隸書等技法,引導他們掌握書寫要領,幫助青少年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培養專注力和審美能力,為他們的成長注入文化底蘊。
隨著第二期書法課堂開啟,大亞灣開發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正以更豐富的文化供給滿足青少年精神文化成長需求。未來,區文明辦將繼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陣地,不斷完善“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年年有成果”的文化育人體系,讓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為培育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時代接班人貢獻力量。
惠州日報記者張宇琪 通訊員鄒弋卉 劉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