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在線”聚焦石化區安全管理、臺風應急救災
60支應急救援隊伍為民護平安
9月9日,大亞灣開發區管委會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吳錦紅做客“惠民在線”訪談欄目,圍繞石化區安全管理、臺風應急救災等熱點話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重點建設一批關鍵安全基礎設施
今年,大亞灣石化區連續第六年位居“中國化工園區30強”榜首。面對園區內眾多企業,如何保障安全生產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對此,吳錦紅介紹,近年來,大亞灣通過建強專業監管隊伍、夯實應急設施基礎、創新監管模式等舉措,系統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保障體系,全面提升園區安全水平。
在人員隊伍建設方面,大亞灣組建區應急管理局化工安全專業執法隊伍和石化區督查中隊,通過嚴格執法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各項措施,筑牢園區安全防線。在硬件設施保障方面,園區設置了危險化學品專用通道、危運車輛臨時中轉停車位及緊急避險場所,并重點建設了一批關鍵安全基礎設施,包括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惠州基地、石化區公共應急池、互聯互通的消防管網、海陸消防站及化工模擬訓練場等。同時,園區還建有一座2000平方米、實行24小時值守的應急物資庫,儲備涵蓋滅火、轉輸、堵漏等類別的百余種應急器材與物資;投資建造了600噸級沿海消防船“惠灣消1號”,配置80米和72米舉高噴射消防車、大功率渦噴消防車、化學洗消車等76輛應急救援車輛,并引進消防機器人、移動應急平臺等先進裝備。
在創新監管上,區應急管理局在實行園區封閉化管理的基礎上,引入了第三方專家團隊,協同開展危化品企業監管,為企業提供集檢查、指導、培訓、幫扶于一體的安全技術服務,全面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目前,大亞灣開發區還對園區企業的落戶實施嚴格準入準出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
對于網友關心的園區企業“異常工況”和“火炬排燃”問題,吳錦紅介紹,“異常工況”是指生產裝置出現的非計劃、非正常狀態,如設備故障、開停工、停電等;“火炬排燃”則是指在這些異常工況下,為了確保整個生產系統的安全,通過專用的火炬系統進行燃燒處理的應急措施,是重要的環保安全設施。遇到“火炬排燃”時,他建議周邊居民通過“大亞灣發布”等官方渠道獲取準確信息,無需恐慌。
7個應急物資倉庫儲備物資15萬余件
作為沿海城市,大亞灣開發區每年都會面臨臺風天氣的考驗。那么,區應急管理局在應急救災和物資保障方面是如何做的呢?吳錦紅介紹,目前大亞灣開發區已建立了完善的救災物資保障體系。
一方面,根據區域內可能發生的災害類型及規模,大亞灣開發區共設有7個應急物資倉庫,儲備物資413種,共計15萬余件,確保種類齊全、數量充足;另一方面,區應急管理局建立物資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對物資儲備、調配和使用去向的實時動態監控與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持續提升物資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在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方面,去年9月,大亞灣開發區森林消防大隊正式組建,主要承擔全區森林火災撲救以及抗洪、防風等搶險救援任務。目前,全區已形成6大類共60支應急救援隊伍,包括綜合應急救援隊伍11支、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20支、自然災害應急救援隊伍3支、應急保障隊伍13支、社會應急力量1支以及街道應急救援隊伍12支,基本構建起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主力、專業救援隊伍為協同、企業專職隊伍為先期處置、其他救援力量為補充的應急救援體系。
惠州日報記者黃旭新 通訊員周靜妮 刁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