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街道黨員“回家”為社區治理注入強勁動力
用心辦實事 盡力解難題
開展“致敬環衛工人 贊揚勞動之美”志愿服務。
看望社區獨居老人,清理路障,為社區居民免費做理療……
自大亞灣開發區啟動“黨員回家,服務萬家”工程以來,這樣的場景在西區街道各社區經常可見。1947名“回家”黨員帶著初心走進社區樓棟、融入街坊鄰里,以黨員報到的“小支點”撬動基層治理的“大效能”,讓“黨員報到有力度、為民服務有溫度、基層治理有深度”的生動圖景在街頭巷尾徐徐鋪展。
1947名黨員“回家”報到
“我在學校擔任心理老師,社區的青少年教育、親子關系協調的個案可以交給我。”“我可以幫助社區組建消防巡檢隊,定期到花園小區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我想在居住的小區,發起一個鄰里交換的活動,推動熟人社區建設……”
大亞灣開發區“黨員回家,服務萬家”工程啟動后,31個村(社區)搭建起共建單位下沉、黨員線上線下報到的機制和平臺。1947名在職黨員和預備黨員全員“回家”,向各社區報到,觀察社區人情風貌、傾聽居民聲音,記錄小區管理服務中遇到的難題,了解居民的生活狀況、遇到的困難和需求,為社區治理注入強勁動力。
其中,新惠社區黨支部將“回家”黨員納入溝通聯系群組實現網格化管理,并將每位“回家”黨員的專業、特長等情況形成臺賬,以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新荷社區與大亞灣科創集團等黨組織結對共建,多部門黨組織積極下沉,通過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共建和美善治家園等活動,努力把一張張“民生清單”變為“幸福賬單”。
溫暖服務贏得群眾好評
“黨員回家真是好!在家門口就能看專家,太方便了!”今年5月9日,石化工業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黨員醫生王蔚在西區街道龍光社區“回家”坐診,為社區居民開展免費中醫理療,贏得好評。
這樣的溫暖場景在西區街道各社區不斷上演。西區街道黨工委積極引導“回家”黨員到村(社區)開展主題黨日“十項行動”活動,在人居環境整治、慰問困難群體、惠民文化活動、綠美西區建設等工作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先鋒模范作用,實現黨員“回家”有歸屬,服務群眾“到家”有溫度。
其中,西區街道辦的“回家”黨員深入了解低收入家庭兒童的需求并整理建立“微心愿”清單,積極鏈接社會資源,聯合社會多方力量為轄區20名低收入家庭兒童送上生活物資與暖心問候;德善社區聯動大亞灣科創集團、西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愛心企業及“回家”黨員,開展“致敬環衛工人 贊揚勞動之美”志愿服務活動,送去溫暖與關懷;新惠社區黨支部帶領“回家”黨員開展婦女瑜伽班、老年合唱團、青少年夏令營等活動,并聯合西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開展公益體檢和健康問診服務,讓“回家”黨員的身影活躍在服務群眾的各個角落,實現群眾有“呼聲”、服務有“回聲”。
據統計,2025年1月以來,西區街道“回家”黨員開展為民服務活動4080余人次,其中1~6月開展45場。
開展“惠民微實事”230多件
一直以來,西區街道黨工委牢固樹立“黨旗在一線飄揚、黨員在一線服務”的實干導向,積極引導“回家”黨員用心用情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題,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貢獻堅實力量。
在新惠社區和瑞大廈小區,“一戶一表”改造工程一直是居民們重點關注的民生工程。西區街道辦的“回家”黨員摸排居民訴求,了解到該小區居民反映的用電問題后,邀請供電局、開發商、物業、居民及黨員代表召開座談會,推動改造工程今年落地,建成后將惠及約500戶家庭,解決電費繳納不及時、供電設施安全隱患、電費核算不透明等問題。
“以前這路堵得厲害,現在安了路障,車能順順當當開了!”在豐苑社區,群眾對惠豐路水墨林溪雅苑至大愛城西門路段安裝的道路路障豎指稱贊。此前,這一路段經常有車輛亂停亂放,一到上下班高峰期便擁堵不堪,附近居民意見頗大。豐苑社區黨支部積極回應居民訴求,與街道辦、交警、城投等部門的“回家”黨員多方聯動,在該路段安裝道路路障并設置人行缺口,回家的路變通暢了。
“如果所有黨員都能回到村(社區),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參與社區服務和社區治理,不僅能進一步密切干群關系,還可以形成一種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工作格局。”在西區街道新荷社區,大亞灣科創集團“回家”黨員張雪玲的感觸,道出了“回家”黨員們的心聲。2025年以來,西區街道“回家”黨員共開展“惠民微實事”230多件,累計解決人居環境整治、出行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等基層治理問題20余件,用實干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升溫。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陳卓 楊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