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張宇琪 通訊員陳芳)三月春風暖人心,雷鋒精神代代傳。3月以來,大亞灣開發區志愿者深入村(社區)、濱海景區,以健康義診、環保宣講、公益撿跑等便民服務踐行新時代雷鋒精神,用“志愿紅”為大亞灣區文明添彩。
“老人家,您這邊坐,我來幫您量量血壓”……3月2日,海惠花園廣場人頭攢動。共青團大亞灣開發區委員會聯合區志愿者聯合會等5個志愿組織,開展“傳承雷鋒精神,共創美好家園”主題活動。活動中,醫護志愿者們為老人測量血壓、檢查牙齒、檢測視力,并解答健康咨詢;藍色海灣公益協會通過海洋生態模型講解環保知識;中海油服“蔚藍力量”志愿者們清理垃圾,維護美好家園。
志愿者們向居民宣傳環保知識。 惠州日報記者張宇琪 通訊員陳芳 攝
中海油服“蔚藍力量”志愿者薛華龍,拿著夾鉗,一絲不茍地在海惠花園附近撿垃圾。他分享說,做志愿者讓他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決心一直做下去。
3月4日,澳頭街道紅樹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飄出淡淡藥香。25位老年人在醫生志愿者和社工的講解指導下,學習中藥膳食知識,親手調配枸杞菊花茶、桂圓紅棗茶等養生茶飲。這場中醫藥文化體驗課,正是當地“志愿服務+專業賦能”新模式的生動實踐。
據統計,目前大亞灣區共有志愿者64000名,志愿團隊586個。平日里,撿跑、凈灘、義診、公益剪發等志愿服務在大亞灣區輪番開展。每逢節假日,志愿者們紛紛走進村(社區),為社區重點群體送上慰問物品或暖心餐食……
從“單點服務”到“全域覆蓋”,大亞灣區志愿服務網絡已延伸至基層治理“神經末梢”。2024年,大亞灣區全年發布生態保護、健康義診、公益獻血等志愿服務項目1400余個,時長約22萬小時。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壯大區直有關機構、街道等志愿服務力量,重點建好行業系統專業類型志愿服務隊、街道社區友鄰志愿服務隊、社會公益志愿服務隊等3支隊伍。”區政法信訪辦有關負責人說,該部門還將加強志愿服務的標準化、品牌化、項目化和專業化建設,突出“社工+志愿者”“網格+志愿服務”等重點,推出更多易參與、好開展的“小而美”項目,進一步提升轄區志愿服務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