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殼牌”)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中海殼牌一期工廠今年大修情況:今年10月至12月期間,中海殼牌一期工廠將停產檢修。這是2006年開車以來,中海殼牌一期工廠迎來的第三次大修。
停產檢修期間,中海殼牌將嚴格落實安全、環保等各項防控措施,并接受政府相關部門和群眾的監督,盡最大努力減少對周邊的影響。
大修中將實施技改技措實現節能減排
據介紹,定期停產大修是石化行業工廠運行程序的一部分,也是遵守國家特種設備強制檢驗,滿足裝置安全性、可靠性、完好性要求而進行的必要程序;同時,大修中將實施技改技措,以實現節能降耗、減少排放、優化運行的目標。
中海殼牌自2006年開車以來,已于2010年、2015年實施了兩次大修。此次大修準備和計劃工作于2018年7月啟動。歷經3年精心準備,中海殼牌各部門累計投入約50萬人工時,順利通過國內外行業大修專家進行的三次外部審查,于近日正式進入大修實施階段。
“這次大修面臨的挑戰比過去兩次都大。”中海殼牌副總經理(生產)何洛福坦言,此次大修規模宏大、復雜艱巨,面臨的挑戰主要有疫情防控、社區居民對環境的更高期待以及大修期間的信息引導等。但基于已做好的精心準備和精細化管理,相信此次大修將安全、順利、高質量如期完成。
據介紹,本次大修計劃投入超過9000名承包商及中海殼牌員工,使用超過200萬人工時,包含24000項檢修內容,啟動上百個“技改技措”項目。屆時,數千名承包商員工將入住大亞灣。
大修力爭實現五個“零”目標
雖然此次大修面臨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等諸多挑戰,中海殼牌表示力爭實現五個“零”的大修目標:安全方面實現“零傷害”“零事故”“零污染”;質量方面實現“零缺陷”;防疫方面實現“零感染”。
“我們承諾,大修期間保護人員的健康和安全,預防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此次大修HSE經理趙統潛介紹,大修期間,中海殼牌將嚴格遵守各項規范和標準,制定并執行嚴格的大修健康、安全和環保管理計劃,提供足夠的資源,確保人員的安全、預防對環境的危害;提供必需的人員培訓和過程監督,確保參與大修的人員遵章守紀。同時,采取系列緩解措施,降低大修對周邊社區的影響。
為達成五個“零”的大修目標,中海殼牌將緊盯現場安全與疫情防控。該公司將提前培訓8000名承包商工人,培訓總工時超過9萬人工時,評閱超過5萬份試卷;甄選超過1000名承包商的管理人員、重要崗位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計劃每周開展超過600次現場安全檢查、1000次行為安全觀察;配置300多名專職安全巡檢員、70多名專職質量巡檢員在現場不間斷巡查;建立疲勞管理監控系統,防止檢修人員過度疲勞。
在疫情防控方面,中海殼牌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疫情防控核心工作組指導專門成立了大修疫情防控工作組;嚴格落實當地政府各項疫情防控政策并及時跟蹤、調整,疫情防控常態化;制定大修期間的疫情防控方案,落實組織架構,要求20人以上的承包商團隊指定專職防疫人員,并組織防控應急演練;對大修期間人員動遷、培訓、宿舍營地到廠內作業進行網格化管理并監督檢查實施情況。
設置熱線電話接受群眾詢問和反饋
因石化行業的工藝特點,在大修過程中,尤其是開停車階段,將間歇出現火炬、短時的黑煙(主要成分為炭黑)、異味和噪音等常規石化現象。中海殼牌大修團隊對裝置的排凈、吹掃、置換制定了詳細系統的計劃,實施全面的環境管理和監測,盡最大努力將對人員和周邊的影響降到最低。
為避免大修期間出現的石化現象造成周邊社區的不安或擔憂,中海殼牌制定了積極的溝通計劃,提前與當地政府、媒體、周邊企業、社區等各利益相關群體進行溝通與交流,以期獲得理解和支持,讓社區和民眾安心和放心;公司公共事務部設置了熱線電話(0752-3688885)接受群眾的詢問和反饋。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曾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