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精品青草社区_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_精品国产一区a_影音先锋日韩精品

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官方網站

【比學趕超】大亞灣強龍頭補鏈條建設 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

  走進大亞灣石化園區腹地,樂金化學(惠州)化工有限公司映入眼簾,這個華南地區首座ABS塑料生產基地,去年實現42.49億元產值的驕人成績;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2.5期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是華南地區最大的ABS項目,屆時將新增年產值18億元;三期項目也在申報籌劃中。這個中海殼牌“隔墻供應”的中下游項目,對于提升園區化工產品附加值、做大做強園區優勢石化產業鏈具有重大意義,大亞灣石化區越來越受到石化中下游知名企業的青睞。

  一山之隔的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內,資源再生利用和興長聚烯烴新材料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利用大亞灣石化區原料,園區吸引了一批生產戰略性新興材料和高端新材料的企業入駐。

  石化區和產業園深度聯動,為大亞灣做大做強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打下重要基礎。在開展比學趕超的過程中,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學選取“十四五”時期的追趕超越對象。其中,開發區排名對標浙江省嘉興市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大亞灣石化區對標新加坡裕廊、荷蘭鹿特丹、比利時安特衛普、美國休斯頓等世界一流石化區。

  南海之濱,一艘世界級石化航母蓄勢啟航。大亞灣區委書記王濱表示,大亞灣將搶抓“雙區”建設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的重大戰略機遇,保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著力把大亞灣打造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國內一流開發區、惠州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重要支撐區。

  

  比什么

  大亞灣石化區發展起點較高但“長短腳”現象明顯

  今年6月召開的“2021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發布了2021化工園區30強名單,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連續三年位列榜首。

  連續三年蟬聯全國30強榜首,充分證明了大亞灣的實力。目前,大亞灣已經形成以中海油2200萬噸/年煉油和中海殼牌220萬噸/年乙烯為龍頭,以石化深加工和精細化工高端石化產品為主線,重點發展芳烴下游系列產品、化工新材料和專用精細化學品的上中下游全面發展的石化產業格局,煉化一體化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因此,大亞灣石化區選擇對標新加坡裕廊、荷蘭鹿特丹、比利時安特衛普等世界一流石化區,為高質量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找尋路徑。

  從面積來看,大亞灣石化區(31平方公里)與安特衛普石化區(37平方公里)、裕廊石化區(32平方公里)相近,不到休斯頓石化區(85平方公里)的一半。從投資強度(億元/平方公里)來看,大亞灣石化區是86.3,高于休斯頓的63和裕廊的46.3,低于安特衛普的108。

  聚集行業巨頭是世界級石化園區得以發展壯大的普遍規律,這不僅能夠獲得大量投資,還能借助他們產生的“虹吸效應”,吸引更多中下游配套企業入駐,從而實現產業集群發展。在入駐企業數量上,大亞灣石化區目前僅有66家,落后于安特衛普(100家)、裕廊(150家)和休斯頓(540家)。

  和安特衛普、鹿特丹、裕廊等具有幾十甚至上百年歷史的世界級石化基地相比,大亞灣石化區起步較晚。2001年,因為引進了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大亞灣石化區啟動開發建設。盡管起步晚,但大亞灣石化區發展起點較高,發展步伐也較快。

  大亞灣區工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大亞灣石化區項目都是近十幾年內建設,大多采用國際國內領先技術,因此在技術、設備上比安特衛普、鹿特丹、裕廊等老牌石化基地更加先進,能耗也更低。同時,大亞灣石化區規劃更加合理,實現了項目集中建設和管理。

  世界級石化基地一個典型的特征,是煉化一體化發展。休斯頓石化區現有煉油加工能力約11750萬噸/年,占美國原油總加工能力的13%,乙烯產能約1200萬噸/年,占美國乙烯總產能的43.7%;裕廊石化區現有煉油能力約6900萬噸/年,乙烯產能約560萬噸/年;安特衛普石化區現有煉油能力約4125萬噸/年,乙烯產能約246萬噸/年。

  相比之下,大亞灣石化區“長短腳”現象較為明顯,乙烯加工能力達到220萬噸/年,已經接近世界級,而煉油能力為2200萬噸/年,仍有發展空間。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還要多久?大亞灣制定了時間表:“十四五”末,實現煉油3000萬噸/年、乙烯540萬噸/年,石化產值約4000億元;中遠期(2026-2030年),煉油4000萬噸/年、乙烯800萬噸/年,石化產值約7000億元,形成世界級知名石化產業新興集聚區。

  油頭大化尾小,產業鏈延伸不夠

  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的產業鏈條都是環環相扣的,每個基地都有七八條甚至十幾條突出自己特色、鏈條完整的石化產業鏈,真正做到主業生產和石化產品后加工、精細化工同步發展。

  據了解,安特衛普石化區共有七條主要產業鏈,是世界上最多元的化工集群之一;裕廊石化區的產業鏈也很完整,上中、下游產值比為50:50,化工品量大,高端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產品種類多、附加值高。

  目前,大亞灣石化區上中、下游產值比為78:22,距離世界級石化基地的標準(上中游、下游產值比50:50)仍有差距,芳烴等產業鏈延伸不夠,高端化學品、化工新材料品種和產量均有待增加,存在“油頭大化尾小”的問題。

  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都會聚集大量科研機構。裕廊石化區建有新加坡化學工程研究院(ICES)。ICES擁有全球領先的先進實驗室和研究設施,有能力承擔各種研究活動,如探索性研究、工藝開發、優化及問題解決,還可運行試驗級項目。ICES可通過創新和研究開發活動,支持裕廊能源化工產業未來增長。

  近年來,大亞灣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著力推動高水平研發平臺建設。目前,石化區內有18家企業設有研發機構,其中省級工程中心9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市級工程中心6家。除企業建設的研發機構外,大亞灣還大力支持校地、院地合作共建石化行業研發機構。目前已建有4所科研院所,分別是與中科院過程所合作共建惠州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院,與中山大學合作共建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與北京化工大學合作共建北化工惠州產學研基地,與惠州學院合作共建惠州學院大亞灣化工研究院。

  對比世界級石化基地,大亞灣石化區還缺少國字號的專業研究機構,在人才儲備和技術成果轉化方面也需要發力追趕。

  

  學什么

  安特衛普石化區將一體化做到極致

  一體化建設從一開始便是安特衛普石化區發展的主基調。1951年,SIBP和埃索比利時選擇在安特衛普建設煉廠。1963年,兩家公司合作建設了安特衛普最早的兩套蒸汽裂解裝置,它們的副產品吸引了眾多公司前來投資。

  2001年至2010年,安特衛普石化區快速發展。巴斯夫為其安特衛普基地投資逾10億歐元,贏創工業也將其在集團范圍內最大的投資投到了安特衛普。工業區的儲運能力由此不斷提高。

  在安特衛普的所有化工企業中,巴斯夫和英力士是產業鏈最完整的兩家化工企業。它們不僅在安特衛普建設了覆蓋全產業鏈的生產裝置,還與其他公司共享土地和基礎設施,建立了園中園,為整個工業區一體化發展產生長遠影響。例如,巴斯夫與索爾維、陶氏、苯領公司和俄羅斯歐洲化學共享巴斯夫安特衛普基地的土地,最大程度形成一體化,節省成本。在基礎設施方面,巴斯夫則與法液空、Zandvliet電力公司、安特衛普聯合碼頭、艾維迪斯工業水公司等配套企業構建一體化網絡。

  可以說,安特衛普石化區是一個將一體化做到極致的工業集群。工業區內的石油化工企業、集裝箱碼頭、廢品處理設施、干散貨物流公司、倉儲管理、能源供應設施及所有類別的服務供應商都做到了一體化并且相互合作。

  共享用地,是安特衛普石化區另一個突出特點。土地的所有者邀請客戶在他們土地上投資以便共享服務和降低雙方成本。安特衛普化工區有多家公司把共享用地作為核心業務之一。此外,安特衛普石化區雖然橫跨斯海爾德河兩岸,但中間有5條管道連接,使安特衛普成為世界上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化工園區。

  比學趕超觀察團認為,大亞灣石化區可借鑒安特衛普石化區的經驗,加快園區一體化發展,推動更多原料“隔墻供應”、產品“就地轉化”,加快形成石化區新的比較優勢。

  裕廊石化區實施“化學群”戰略

  1971年,新加坡政府開始石化專業區的構想,之后一直強調“化學群”戰略。政府采用產業鏈招商的方式,注重對產業集聚和規模經濟的培育!盎瘜W群”內的企業具有極高整合度,實行即時生產,即原料、成品不儲存,無庫存,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投資成本和物流費用,提高產品競爭力,而且有利于保護環境,達到快速發展。

  經過40多年發展,裕廊島產業鏈十分完善。以新加坡煉油公司為例,左鄰右舍的10家企業互供超過17種原料、產品和服務,一個工廠產品成為另一個工廠原料,物料通過管道在園區內輸送,企業之間共享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使各企業專注于自己核心業務的同時,又與工藝技術、產品供求上有密切依存關系的企業聯合起來,極為便捷地買賣原料和產品,創造生產協同效應。

  說到“化學群”,就不得不提以新加坡石化公司為主導的新加坡石化綜合基地(裕廊島石化工業園的一部分)。新加坡石化綜合基地一期項目于1980年開建,1994年二期項目啟動,二期項目增加了許多下游產品。項目建成后,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完整的石化綜合基地。裕廊島石化產業鏈上還有許多下游企業,主要從事專用化學品和特種化學品的生產和銷售,產品涉及潤滑油添加劑、粘合劑和密封劑等,是整個石化產業集群與外部經濟聯系的重要環節。

  裕廊島建設發展之所以能吸引眾多外商投資,其完善的公用設施配套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使島上各企業能集中精力搞好生產,新加坡政府在公用設施方面提供了巨大便利。裕廊島上的基礎設施不僅替跨國企業解除了后顧之憂,也降低了運營成本。據統計,平均每家公司每年運營成本節省20%左右,使“單個企業廉價”成為可能,推動化工企業聚集。裕廊島上全方位的公用和輔助服務涵蓋水、電、天然氣、蒸汽、公用氣體、碼頭、倉儲、管廊、污染物處理、環保、消防、應急等多個方面。

  觀察團認為,大亞灣石化區可以學習裕廊島“化學群”戰略,充分利用原料優勢,瞄準世界500強、全球化工50強企業,集中力量引進一批十億、幾十億投資的延鏈、補鏈、強鏈項目,解決大項目建設空檔期項目支撐不足、工業增長乏力的問題,確保持續穩定增長。

  鹿特丹石化區與多家化工園區形成化工集群

  鹿特丹石化區占地面積約60平方公里,是歐洲最大的煉油基地和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僅次于休斯頓石化工業基地和新加坡裕廊島化工園區)。鹿特丹石化區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它與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德國魯爾區、萊茵區、赫斯特園區和路德維希港化工園區形成了化工集群,多家園區(基地)完美地形成一體化和集約化發展。除了集群內的園區相互連接外,化工集群還與泰爾訥普、赫倫、費盧依和法蘭克福等地的化工園區通過管道、水路、軌道和公路的運輸方式相互連接,體現了高效的供應鏈管理方式。

  鹿特丹港的強勁和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工業區內高效的循環經濟。最有代表性的是博特萊克區(鹿特丹港石化工業區的園中園),此區內擁有世界上最高效的氯及其衍生物產業鏈,氯產品的生產商和消費商之間最大程度地形成循環。作為眾多化工產品的基本原料,阿克蘇諾貝爾生產氯氣,日本乙烯基產品生產商信越向阿克蘇諾貝爾采購氯氣,用于生產供應二氯乙烷、氯乙烯單體和聚氯乙烯。信越的工廠就位于阿克蘇諾貝爾的工廠之內,氯乙烯單體和聚氯乙烯裝置之間則是通過管道連接。氯產業鏈在園區內形成了閉合,不僅使產業鏈企業實現了上下游原料與產品互供,減少了原料因運輸而帶來不必要的成本增加,還最大程度降低了產品運輸中的安全與環境風險,體現了化工園區上下游產品一體化的優勢。

  鹿特丹港擁有世界上最完善和高效的公用設施,這也是鹿特丹石化產業穩定和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鹿特丹港務管理局對港區內的土地、碼頭、航道和其他設施進行統一開發和管理。鹿特丹港擁有完善的海關設施、優惠的稅收政策,保稅倉庫區域內企業在海關允許下可進行任何層次加工。

  對集裝箱貨物的倉儲和配送來說,坐落在港區和各個工業區內的物流配送基地可以為其提供最完善的各種增值服務。就通關方式而言,海關可以提供24小時通關服務(周日除外)、先存儲后報關、以公司賬冊管理及存貨數據取代海關查驗,企業可以選擇適合的通關程序,運作十分便利。

  觀察團認為,大亞灣石化區作為優質園區,可以帶動省內其他石化園區實現共同發展,也可以通過組建產業聯盟解決大亞灣石化區土地不足問題。

  趕

  怎么趕

  推進大項目建設,提升石化產業核心競爭力

  4月30日,今年全市首場產業項目集中動工竣工投產活動在大亞灣區舉行。今年1~8月,大亞灣區動工項目20宗,投資總額約303.9億元;竣工投產項目16宗,投資總額約160.2億元;引進項目17宗,投資總額約199.8億元,其中:簽約項目9宗,投資總額約114.2億元。

  堅持“項目為王”,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大亞灣區今年1~8月動工竣工投產的產業項目中,既有補鏈條、延鏈條的石化中下游項目,又有前景好、潛力足的新興產業項目。

  惠州忠信化工有限公司扎根大亞灣石化區17年,主要生產苯酚、丙酮及雙酚A等化工產品,極大地改善了華南地區苯酚、丙酮、雙酚A長期依賴進口及國內長距離采購的處境。今年該公司增資擴建苯酚丙酮項目,選擇在大亞灣再次增資擴產和做強做深產業鏈,將更加豐富大亞灣石化園區石化產業結構。

  除了忠信化工苯酚丙酮項目外,今年1~8月動工、竣工投產的石化中下游及配套項目還有恒力PTA項目、中海殼牌SMPO/POD、樂金2.5期、巴斯夫擴建等,一共16宗。這些項目將進一步優化大亞灣石化區產業結構,豐富石化產品種類,提高石化區綜合競爭力,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大亞灣將堅定不移高質量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當前要全力推動?松梨诨葜菀蚁、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恒力(惠州)PTA等重大項目建設,提升石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王濱說,大亞灣要加快促進石化區內的落后石化項目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經濟附加值,推動發展慢、效益低的項目退出石化區,上高新的產業項目,用市場化的手段升值石化區。

  “堅持大項目帶動大發展”,是今年大亞灣開發區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重要內容,也是該區在短短30年時間里,從名不見經傳的邊陲漁村躍身成為國內外企業投資熱土的重要因素。從項目拿地到竣工投產,再到未來發展,大亞灣都為企業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

  歐德油儲I3地塊石化倉儲項目今年1月動工,僅用7個月就竣工;百利宏11kt/年高端新材料項目今年1月簽約、3月供地、6月動工,實現當年簽約、當年供地、當年動工……一個個項目落戶建設的時間紀錄不斷刷新,見證大亞灣產業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今年1~8月,大亞灣石化區共引進中下游項目10宗。另外,中海殼牌PC/DPC項目已進入企業決策程序,是殼牌全球獨有技術首次產業化應用!敖Y合石化區產業布局等情況,不斷優化石化招商圖譜,并依據圖譜開展石化產業鏈招商。”大亞灣區招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亞灣結合石化區產業布局、產品市場變化、原料供應、行業技術篩選等關鍵環節開展精準靶向招商,引進強鏈、補鏈、延鏈項目。

  事實上,大亞灣對標先進地區,整合招商資源、招商信息“走出去”的步伐不曾停歇。比如,由區主要領導帶隊組成招商小分隊,主動上門精準招商,先后奔赴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荷蘭等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廣泛開展招商引資推介活動,開展項目對接商談工作,提高招商引資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項目來了,還要高質量服務好項目。為此,大亞灣區成立?松梨凇⒅泻づ啤⒑懔θ齻重大石化項目專班,抽調一批石化、環保、安全、工程建設等方面專業人才負責服務項目建設。依托重大項目專班,搭建起靈活、高效協調機制和指揮平臺,提升項目推進效率,推動?松梨诨葜菀蚁╉椖、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恒力石化PTA項目加快落地建設。

  開拓發展空間,盤活閑置用地

  大亞灣石化區占地31平方公里,經過20余年的開發建設,已開發面積23平方公里,正在開發約10平方公里,已安排?松梨、中海殼牌三期、恒力等項目共7.11平方公里,剩余不足3平方公里主要在石化拓展區。

  在已有產業基礎上,石化區新規劃3套160萬噸/年乙烯項目,遠期規劃1000萬噸/年煉油、100萬噸/年乙烯、250萬噸/年芳烴煉化一體化項目,以及延伸發展各類深加工項目。但是,目前園區可利用的土地資源有限,很難滿足以上規劃項目的用地需求。

  發展空間受限,是大亞灣石化區當前面臨的發展瓶頸之一。目前,大亞灣正在拓展發展空間。首先,做好大亞灣石化區產業拓展區的規劃建設,加快完成村莊搬遷、土規調整、用地場平等工作,加強與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的合作開發。其次,加快盤整、調整利用大亞灣石化區閑置、低效土地,引導、鼓勵石化企業將自有倉儲物流業務委托第三方向港區轉移,為石化區騰出更多發展空間。

  今年上半年,大亞灣充分利用企業閑置廠房和土地資源,引導10宗項目通過企業收購、并購以及合作的方式落地,盤活用地83.77萬平方米!澳壳,我們正在對石化拓展區、塘橫片區、小桂、三門島進行統一布局謀劃,計劃通過土地征收為下一步的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痹搮^有關負責人介紹,大亞灣將加快推進石化拓展區范圍征地和村莊搬遷,主動爭取用地規模指標,全面啟動場地平整、道路、排水、電纜溝等市政配套設施建設,為石化中下游項目發展拓展空間。

  規劃建設“智慧園區”,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在大亞灣石化公用管廊有限公司應急指揮中心顯示屏上,整個石化區管廊三維地圖清晰顯現,地圖四周實時顯示著各段管廊實景監控畫面。這個智慧管廊系統,正是大亞灣石化區打造“智慧園區”的一部分。

  2018年12月,大亞灣區啟動“智慧園區”項目建設工作。2019年,大亞灣區出臺《大亞灣石化區建設管理提升工作方案》,提出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智慧園區建設、加強安防能力建設、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和加強公用工程建設等5個主要工作任務。

  “當前,我們正在實施第三階段的石化區封閉式管理!贝髞啚硡^石化區管理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建設石化區智能管理系統、車輛識別管理系統,實現人員、車輛在線預約入園;搭建“智感安防”平臺,接入公安人員、車輛等內部資源系統以及石化區已建系統資源,對來訪預約人員、車輛自動核查背景。同時,通過布建網絡圍欄、監測和反制無人機信號、組建石化區海上管理中隊進行常態化巡邏等方式,全力打造海陸空一體化的封閉式管理體系。

  據介紹,石化區“智慧園區”建設的目標定位是對標世界先進石化園區,從改善和優化園區管理模式入手,以事件的聯動處理為要點,基于監管、服務兩大智慧園區關鍵領域,構建“四梁八柱、天地人通”“智慧+”框架體系。在全國化工園區第二批“中國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創建)單位”評選中,大亞灣石化區“智慧園區”項目頂層設計規劃書,在全國評審時獲得總分第一的好成績,根本上提升了園區本質安全水平。

  大石化、大工業決定了化工園區的高風險和安全監管的高難度,大項目、大體量決定了石化區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早在2014年,大亞灣石化園區就實行封閉式管理。這些年,大亞灣石化區一直以裕廊石化區作為標桿,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實施嚴格的封閉式管理,率先開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創新試點,常態化“零容忍”排查整治安全隱患。

  石化行業科技含量高、技術性強。為此,區安監部門去年組建了園區安全管理專門機構,配齊配強專業監管人員。2016年至今,該局連續三輪聘請第三方專業技術力量助力石化區安全監管,形成了一套集“檢查、指導、培訓、幫扶”于一體的具有大亞灣特色的監管模式。去年,石化區第三方協助監管專業團隊借鑒國際最佳實踐案例對企業進行“量化評估”,查找企業深層次弊病,實現“一企一策”“靶向治療,精準監管”。

  超

  如何超

  力爭在石化能源新材料全產業鏈上取得新突破

  走進位于石化區的惠州凱美特氣體有限公司,一眼就能看到兩個巨大的儲存罐,里面裝著液態二氧化碳,主要作為食品添加劑應用在可樂等碳酸飲料的生產加工上。

  運用創新研發的噴霧造粉技術,科萊恩大亞灣工廠已經可以生產出藥用級別的原料藥及輔料藥,從而實現從化工品向高端醫藥產品的轉型升級。

  這些年來,大亞灣石化區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核心三集群”的發展格局,從煉化一體化到石化深加工,再到高端化學品及化工新材料產業,并為產業鏈配套了現代生產服務業。

  以煉油、乙烯等龍頭項目為依托,大亞灣正在引進石化深加工、化工新材料、高性能合成樹脂等重點中下游及關聯產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及綜合效益,提高原料、中間產品和副產品的利用效率,加快產業集群式發展。今年,石化區引進紅墻環氧減水劑等項目,做深做精碳二、碳三和芳烴產業鏈。

  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助理湛明認為,隨著新“限塑令”實施,可降解塑料在3~5年內將形成200萬噸左右的市場需求,10年時間內形成超過500萬噸左右的需求。這意味著,僅僅在粵港澳大灣區就將形成一個近200億元的市場,而全國則是一個千億級的大市場,“塑料產業鏈涉及面非常廣,產值巨大,這無疑是惠州化工新材料行業發展的重要契機!

  觀察團認為,大亞灣石化區優勢產業主要是上中游的煉化,不足的是高端化、專用化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產業部分,必須在石化能源新材料全產業鏈上取得新突破。圍繞石化能源新材料全產業鏈發展,大亞灣石化區首先要提升核心產業規模,重點增強烯烴、芳烴等基礎產品供應能力。其次要按照碳二、碳三、碳四、碳五、碳九、芳烴產業鏈查漏補缺,鞏固提升石化深加工產業集群,優化產業結構。在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產業方面,可以采取“以點帶面,突出特色”戰略,在現有項目的基礎上打造涂料/乳液、平板顯示器及日用化學品等特色產業。

  電子化工品是電子信息行業最基礎的材料,根據我市“2+1”現代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大亞灣石化區可以大力發展電子化學品,為惠州電子信息產業提供更多電子化學品和化工材料支撐。此外,大亞灣石化區部分化工產品或副產品可以運用到醫療器械、原料藥、原料藥制劑等方面,依托石化區原料優勢,打通石化產品到醫藥產品產業鏈,在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化學制藥、醫用材料專業園,發展醫用材料、原料藥制造和制劑制造等產業。

  打造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載體

  建設一流石化產業基地,離不開一流的科技創新載體。

  休斯頓擁有多所大學,為石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扎實的基礎研究,為產業輸送研發人才和高技術工人。鹿特丹港及周邊地區擁有兩個開放式化工創新中心,填補了實驗室與全規模廠房之間的空白。

  對標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大亞灣石化區必然要將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業作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這也對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實踐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惠大化工研究院和北京化工大學惠州產學研基地再到惠州市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院,大亞灣科創中心大力支持科技研發平臺建設,推動大亞灣科技創新平臺加速發展,引導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有效吸引高端人才到灣區創新創業。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認為,“十四五”期間,化工園區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園區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發展方向,以產業需求為引領,引導創新資源向園區集聚,加強公共創新平臺建設,打造園區、企業與科研機構協同創新的新高地,加快形成區域性行業創新體系。

  觀察團建議,大亞灣要加快搭建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提升科創園精細化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石油和生物能源檢測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和北化工產學研基地等平臺科技創新服務水平。加快建設中科院過程所惠州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院及惠州學院化工新材料學院。推動?松梨诘纫慌澜500強企業在大亞灣建設技術應用中心或研發中心。

  打造與國際一流企業同臺交流的干部隊伍

  大亞灣發展石化產業的基礎良好。目前,大亞灣石化區已實現煉油2200萬噸/年、乙烯22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落戶項目102宗,總投資2461億元,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領先企業占比近90%,“優等生俱樂部”基本形成,煉化一體化規模、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干部人才隊伍。近年來,埃克森美孚、中海殼牌三期、恒力(惠州)PTA等重大項目相繼落戶大亞灣,如何為國際一流企業提供一流的服務,也對當地干部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大亞灣區委組織部開展的一次調研中,有工作專班干部反映,他們對非本部門內的政策掌握不夠全面精準,在與企業談判過程中難以做到臨場迅速決策,不利于抓住機會把握優勢。

  觀察團認為,基于現實需要,大亞灣要堅持好干部標準,知人善用、人盡其才,推動建立科學精準的選人用人機制。干部隊伍必須堅持以與國際一流企業交往所需要的能力素質為標桿,加快比學趕超,有針對性地提升干部隊伍能力素質。大項目專班工作人員要分別從城市品質提升、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基地、業務能力提升等角度,有針對性提升能力素質。同時,不斷完善差異化績效考核機制,實行差異化績效獎勵分配辦法,激勵干部把心思集中在想事上、把本領體現在干事上、把目標鎖定在成事上,引導優秀干部流向基層、扎根基層。

  大亞灣石化區作為封閉管理區域,由石化園區管理服務中心負責日常管理服務工作。但是,在發揮管理服務能力方面,管理服務中心對于安監、環保、招商等區直部門統籌協調力度不足,呈現出“條”的管理到位、“塊”的統籌較為薄弱的狀態。

  觀察團建議,大亞灣石化區可以借鑒上海、寧波等一流石化基地管理經驗,探索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有效彌補“統籌”缺陷,做到“統”得有力、“分”得有序,實現各職能部門同頻共振。同時,面向全國甚至全世界引進石化、園區管理、安全環保等專業人才,充分發揮機構職能,引導石化產業轉型升級,完善化工產業鏈條,加快石化園區發展建設,高質量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張旭華 曾興華 廖桂旭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戴建 邱若蓉 匡湘鄂 歐陽德輝

  專家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

  市委黨校科研部主任、經濟學博士黃忠平

  攝影/攝像 惠州日報記者王建橋 張勝凡 魏刃白

編輯:鄭惠純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