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系列宣傳活動走進千家萬戶
宣傳多點開花 普法“典”燃生活
麻陂鎮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博羅縣司法局供圖
2025年5月是我國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連日來,博羅縣開展民法典系列宣傳活動,以媽媽課堂、學法微講堂等新穎的方式,通過民法典進網絡、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等形式,讓民法典走進千家萬戶,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社會共識,構建人人自覺守法、遇事循法、維權靠法的法治環境。
創新推出媽媽普法課堂
日前,博羅縣司法局聯合縣婦聯在惠州市婦女兒童維權與信息服務站(博羅站)舉行“法治潤家風 家教護未來”2025年博羅縣巾幗普法鄉村行——民法典宣傳月暨家庭教育宣傳周活動,將民法典宣傳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以法治力量護航家庭幸福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活動創新推出“媽媽普法課堂”特色項目,邀請惠州市婦女兒童維權站(博羅站)駐站律師、廣東參合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徐碧泓,圍繞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編和《廣東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和互動問答的方式,為參加活動的30余名媽媽深入解讀義務教育、子女撫養等法律條款,引導廣大家庭樹立法治意識,以良好家風促進社會和諧。活動中還詳細介紹了惠州市婦女兒童維權站(博羅站)的服務功能,鼓勵婦女群眾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讓這一扎根基層的維權服務站成為守護家庭權益的堅實后盾,為婦女兒童撐起法律護欄,共同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
活動現場還設立專業法律咨詢臺,針對離婚糾紛、財產繼承等常見問題,提供“一對一”免費咨詢服務,發放民法典、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普法資料,公布法律援助聯系方式,讓參與活動的媽媽們飽嘗豐盛的“法治下午茶”。
電視+移動立體傳播更精準
如何更好地推動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博羅縣司法局通過新媒體、“網絡+”、微視頻等方式,讓宣傳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網絡、聲波等途徑傳遞到千家萬戶,實現宣傳全覆蓋。
博羅縣司法局創新升級以案釋法欄目《學法微講堂》,邀請石壩鎮藍田村法律顧問、廣東惠泰律師事務所律師許燕妮和石壩鎮藍田村法律明白人朱玉泉聯袂出鏡,以真實履職案例《老年人離婚自由及夫妻扶養義務案例解析》為切入點,通過情景再現,靶向解讀民法典關于婚姻自由權行使邊界、夫妻扶養義務履行要點及贍養責任認定標準,將抽象法條轉化為可視化的法治公開課。
該案例教學片自5月21日起在當地電視臺、“羅浮新聞”APP、官方微信號和抖音號等同步推送,構建“電視端+移動端”立體傳播網絡,實現法律知識從“紙面條款”到“生活指南”精準轉化,助力基層群眾提升依法維權能力。
基層司法所主題活動形式多元
為深入推進民法典學習宣傳,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各基層司法所通過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惠州市司法局聯合博羅縣司法局、園洲司法所,在園洲鎮馬嘶村開展“民法典進鄉村”普法活動,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服務”雙線模式,將法律知識精準送到村民手上。村法律顧問通過真實案例,將抽象法條轉化為村民聽得懂的“身邊事”。
羅陽司法所聯合振興社區居委會在新怡·美麗家園舉辦“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普法宣傳活動,將義剪服務與普法宣傳有機結合,既滿足居民的實際需求,又增強法治觀念,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
楊村司法所聯合石灘村法律明白人開展民法典普法活動。工作人員結合“未成年人巨額打賞主播”等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幫助村民理解民事行為能力。
龍華司法所聯合平安法治辦、村(社區)法律顧問開展“民法典宣傳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主題活動。通過“超市寄存物品丟失”“直播帶貨糾紛”等典型案例,場景化解讀民法典合同編中“格式條款效力”“交易安全保障”等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條款,同步解答群眾關注的法律咨詢問題。
泰美司法所協同鎮綜治辦、禁毒辦、婦聯及消防隊,在泰美中心小學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普法活動。通過發放民法典手冊、以案釋法等方式,聚焦婚喪嫁娶、贍養繼承等民生關切問題進行重點闡釋,將法典條文轉化為生活案例講解。
楊僑司法所聯合鎮平安法治辦、婦聯等單位走進塔下小學,開展“‘典’護成長”民法典主題普法活動。通過講解高空拋物、網絡打賞、個人信息保護等典型案例,結合有獎問答、案例討論、手冊發放等形式,重點解析民法典中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條款,有效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識和自護能力。
麻陂司法所聯合鎮禁毒辦、婦聯、村(社區)法律顧問等在圩鎮市場開展民法典宣傳月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宣傳活動。通過發放普法資料、以案說法等形式,向群眾宣傳法律知識。工作人員走進店鋪,為商戶解答食品衛生、合同簽訂等熱點問題,引導商戶熟知民法典內容,依法保護自身權益。
接下來,各基層司法所將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法典宣傳活動,創新宣傳方式,豐富普法內容,以更靈活的方式、更務實的內容,推動法治精神深入人心,為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注入法治動能。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特約通訊員楊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