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邱若蓉)3月1日上午9時,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惠州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在市會議中心開幕。
出席昨日大會的市十二屆人大代表共320名,符合法定人數。大會由市委書記、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胡洪主持。
昨日大會的執行主席是:胡洪、沈亦軍、李敏、陳力強、鐘偉寧、鄭則豐、于加良、曾國華、吳獻民、范志益。
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吉,市政協主席林惜文,市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主席團其他成員,市委其他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等。
大會會場。 本組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王建橋 李松權 攝
國內一流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劉吉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分為兩部分:2020年及“十三五”時期工作回顧;“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及2021年工作安排。
在回顧2020年工作時,劉吉說,過去一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搶抓“雙區”建設和“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重大機遇,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突出“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重點工作,形成了穩中有進、不斷向好態勢,奪取了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國內一流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在總結2020年工作時,劉吉列舉六方面主要成績。一是在珠三角率先實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動態清零,做到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二是經濟經受住空前考驗實現正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全年完成4222億元,增長1.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12.2億元,增長2.8%。三是大項目逆勢集聚迸發新動能。新引進6宗百億級引領性產業項目,新開工項目920宗、竣工投產660宗。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完成2440億元。四是“豐”字交通引領開放發展大格局。啟動“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高水平規劃建設金山新城,推動城市向海向外發展。五是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標志性勝利。城市建成區27條黑臭水體實現“長制久清”,15個國省考斷面水質100%達標。六是脫貧攻堅任務圓滿完成,全市46個省定貧困村及15188戶3554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一年來,重點抓了七個方面工作。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二是堅持擴大有效投資,全力促進項目落地、開工、投產,以重大項目建設牢牢穩住經濟基本盤。三是堅持發展實體經濟不動搖,推動資源要素向產業園區集中,堅定不移走產業集群化發展路子。四是堅持打基礎利長遠,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品質形象持續提升。五是堅持發展富民興村產業,著力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明顯成效。六是堅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群眾和企業辦事更便利。七是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回顧“十三五”時期工作時,劉吉說,五年來,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惠州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突破4000億元、400億元大關。來源于惠州的財政總收入突破1400億元,年均增長14.3%。凈增規上工業企業1100家、高企1376家。惠州城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惠州機場開通47條航線,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國第55。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64公里,總里程居全省第2。改擴建國省道193公里,建設“四好農村路”3200公里。加固堤防147公里、治理河道400公里,中心城區抵御外江洪水能力達到百年一遇標準。惠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獲評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成功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惠州社會民生事業穩步發展。城鎮新增就業36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5%。城鄉低保標準增長49.8%。新增各級各類學校389所,增加學生25.48萬人,在校生總數達134.2萬人。新增三甲醫院4家,升級改造各類醫療機構45間,新增住院床位3773張。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69萬戶。
劉吉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重點做好八方面工作
在談到“十四五”時期惠州主要目標時,劉吉說,“十四五”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惠州加快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的關鍵時期。要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省的決策和市委的部署,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人民更加幸福上,加快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到2025年,惠州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地區生產總值超6000億元,來源于惠州的財政總收入突破200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600億元。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經濟發展韌性進一步增強,現代產業體系更具競爭力,工業總產值達到1.5萬億元,基本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產值達50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穩居全省前三,產值達6500億元。前瞻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先進能源等未來產業,產業數字化、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百億級工業企業累計超30家、千億級企業3家以上。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建成“豐”字交通主框架、千萬級干線機場和現代化港口體系。歷史文化名城軟實力愈發增強,民生福祉日益豐厚,群眾住房更有保障,出行更加便捷,就業更加充分、更有質量,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教育、醫療等民生事業加快發展,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顯著優化,社會更加文明進步,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在談到2021年工作安排時,劉吉說,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們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產業集群、交通體系、城市品質、群眾生活都有大起色,實現大提升。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5%,稅收占比7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工業投資增長2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以上;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2.8%;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8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城鎮登記失業率2.6%以內;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97%以上;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主要污染物排放、單位GDP能耗等指標完成省下達任務。
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完成上述目標任務,劉吉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深入推進“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劉吉指出,按照市委全會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主要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展開。更加突出聚焦聚力。圍繞中心任務,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堅定不移走好高質量發展的路子。更加突出進取攻堅。破除保守求穩思維,擔當實干、敢闖敢干,大膽創新突破,用攻堅克難的結果說話。更加突出效率優先。以“閃電速度”搶占先機,扎實抓好謀定的事,確保干一件、成一件。更加突出質量取勝。著力鍛長板、提質量,實現局部領先,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重點做好八方面工作。一是立足構建新發展格局搶抓發展新機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快培育消費新動能,提高對外經濟合作水平。二是聚焦現代產業集群打造核心競爭力,加快塑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優勢,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形成局部領先優勢,發展壯大生命健康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壯大各類市場主體。三是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激發新動力,高標準建設重大科技設施,引進培育科技創新主體,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完善“惠”聚優才行動計劃。四是加快建設“豐”字交通構建現代大交通體系,全面推進“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打造對外大連通樞紐門戶,完善便捷化市域路網體系,大力推進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五是精心鍛造城市特質煥發現代活力,高水平建設現代活力新城,系統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大力建設生態宜居之城,著力打造綠色低碳之城,彰顯千年古城新魅力。六是筑牢安全底線增強城市發展韌性,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提升社會治理效能。七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精細農業,建設精美農村,培育精勤農民。八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群眾幸福感,全力穩就業促創業,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著力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健全長者服務體系,加強基本民生保障。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鐘偉寧向大會作惠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陳斯作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楊宇作惠州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大會審查了惠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書面)、惠州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書面)、惠州市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書面)。
大會表決了《惠州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選舉辦法(草案)》。
列席和邀請列席本次會議的有:市人民政府組成人員;在我市工作、居住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代表;市監察委員會、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負責同志;出席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委員;市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