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精品青草社区_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_精品国产一区a_影音先锋日韩精品

惠州日報社官方網站

惠州“百千萬工程”取得新成效 縣域更強 鄉村更美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劉建威 實習生韓詔儀 通訊員廖東鵬

  日前,惠州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全市農林牧漁業產值235.95億元,同比增長4.4%,比一季度上升0.2個百分點。這組數據背后,“百千萬工程”正成為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最大潛力板。

  今年以來,惠州以“百千萬工程”為總抓手,推動縣域經濟活力迸發、鄉村風貌煥然一新、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富民強村路徑成型。

  截至目前,全市1043個行政村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超4億元、同比增長8.1%。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3元,增速6.2%,增速居珠三角第一,全省排名第五,繪就一幅城鄉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博羅徐田村引入露營等文旅產業,吸引游客前來打卡。惠州日報記者盧泓宇 攝

  產業布局

  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能級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各縣(區)不斷強化園區主引擎功能,發展壯大特色主導產業,增強縣域綜合實力。近日,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5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成果,在廣東上榜的3個縣(市)中,我市占了兩個,博羅縣位列第65位,惠東縣位列第100位。

  博羅縣自2020年首次上榜后,憑借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布局,排名連續進位,2025年位列第65位,通過推進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形成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五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支柱產業比重從50%提升至70%以上。同時,博羅縣還布局低空經濟、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為持續進位筑牢根基。

  今年,惠東縣躋身“百強俱樂部”。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投產(試產)項目6宗、能源產業實現全面開花、鞋業產業集群成鏈成勢……近年來,該縣大抓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培育能源、新材料等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制鞋業,壯大電子信息、漁業等多元產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綜合實力跨越式提升。

  立足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惠州明確縣域的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方向,指導各縣放大特色優勢,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發展能級。同時,做大做強產業轉移主平臺,堅持產業集群特色化發展,積極搶灘經濟發展新賽道。

  惠城區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產業集群;《惠陽區產業發展規劃》修編工作基本完成,重點發展高端制造業、綠色低碳產業、現代服務業,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龍門縣以工業園區為“主戰場”,將新材料作為主導產業之一,重點發展功能膜產業,聚力打造“灣區龍門·華南膜城”……

  一批有影響力的特色產業集群正加速成形,共同推動惠州縣域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當前,惠州正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能級,推動縣域經濟千億級GDP梯隊加速形成,彰顯優勢塑造工程成效。

  鄉村風貌

  “美學賦能”重塑鄉村發展格局

  2025年開年之初,一場在南昆山成功舉辦的建筑藝術計劃全球發布會,向世界發出邀約,吸引了全球頂尖設計團隊的目光,開啟了惠州以“美學賦能”重塑鄉村風貌的宏大篇章。

  在建筑藝術計劃這股春風的吹拂下,地處羅浮山腳下的徐田村,正乘風蝶變。走進該村,嶺南風格的農房顏值“煥新”,“五經魁”“四德堂”等古建筑獨具特色,傳統村落與現代文旅交融的景象,吸引了眾多游客紛至沓來。今年端午節假期,徐田村接待各類游客達3萬人次。

  蝶變的篇章還在持續:歷經三百年滄桑的“五經魁”古建筑群按“修舊如舊”原則改造,將建成多功能文化綜合體,預計將有效提升進村游客量,帶動村民就業。“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和最美旅游公路的雙重加持,讓徐田迎來了展翅高飛的良機。”徐田村黨總支書記徐廣權感慨道。

  近年來,惠州堅持把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作為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最有力抓手和重大機遇。目前,首期“四村一廠一線”示范項目全面啟動,培育多個極具藝術氣息與體驗價值的網紅打卡地。

  今年,惠州規劃建設總長133公里的5條美麗鄉村走廊(龍門2條、博羅3條),覆蓋32個行政村,總投資99億元,構建兩山之間的景觀紐帶,將散布在羅浮山與南昆山之間的鄉村瑰寶精心串聯,構建起融合生態保護、文化體驗、休閑旅游、產業振興的發展大道。

  作為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戰略的重要核心,羅浮山發展格局重塑工程上半年取得突破性進展。福田鎮與長寧鎮行政區劃調整順利完成,為區域資源高效整合與一體化發展掃清障礙。專項提升規劃的編制,為這座嶺南名山的未來擘畫了清晰藍圖。獅峰片區7處核心資源的開發正式啟動,依托世界級的設計與運營力量,一個集頂級宿集、文化體驗、生態康養于一體的國際級旅游目的地正在加速成型。羅浮山,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

  強村富民

  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

  在位于惠東縣白花鎮的荔龍種養專業合作社的荔枝干加工車間內,新鮮采摘的荔枝經過篩選、清洗、烘干等一系列工序,轉身變成美味耐存放的荔枝干……“生產線每天預計能烘干1萬斤荔枝,已有合作商預訂了幾萬斤,市場前景看好。”該合作社負責人盧永泉說道。當前,惠州多地荔枝鮮果銷售進入尾聲,荔枝干、荔枝酒等深加工持續火熱。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惠州重要農產品生產穩定,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增長4.0%,園林水果產量增長10.1%,茶葉產量增長7.3%。其中,荔枝成了大眾關注焦點。今年惠州荔枝產量約13萬噸。“通過制定荔枝助農促銷工作方案,組織各方力量在生產品質、品牌推廣、產銷對接、暢通物流、精深加工5個環節重點發力,推動實現市場價格穩定和果農增收。”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惠州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作為全國知名的“三黃雞之鄉”,博羅縣石壩鎮已構建起集育種、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目前三黃胡須雞產值超18億元,三黃胡須雞輸出量在全省鄉鎮排名前列,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一鎮一業”典型樣本。

  “培強產業主體、大抓平臺建設、培育新興產業等,扎實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全市新增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6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67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54家;省級標桿家庭農場29家。

  依托農業產業集群、產業強鎮、產業園等重大產業平臺,惠州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據統計,目前已培育“粵字號”農業知名品牌137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16個、“粵字號”農業品牌目錄創新培優實踐點10個。

  當前,惠州正全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推進黃羽雞、荔枝2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建設,精心培育絲苗米等優勢特色產業,扎實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以大黃魚產業發展為突破口,加速構建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推動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

編輯:李霞
上一篇:

相關新聞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