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一過,惠州的天氣有了一絲涼意。此時的贛深高鐵仲愷站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贛深高鐵計劃年內開通,仲愷站站房工程建設進入收尾階段,配套工程也在加快推進。遠遠望去,以“電子芯片”為設計理念的仲愷站好像一塊布滿線路的電子芯片,寓意著這座科技之城蓬勃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
不遠處,一列綜合檢測動車呼嘯而來,駛向幾十公里外的深圳。從“城際時代”跨入“高鐵時代”,將為仲愷這座年輕的城市打開更多想象空間。
贛深高鐵仲愷站。
以“電子芯片”設計理念營造“科技之城”意境
贛深高鐵仲愷站位于仲愷高新區潼僑鎮,設計為2臺4線,站房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仲愷站站房整體色調為白色,正面外立面為玻璃幕墻,現代感十足。
走進仲愷站,記者看到站房地面架空層正在鋪設地磚、安裝電燈,候車大廳在進行內部裝修。工作人員打開電源,候車大廳頂部亮起線性燈,仿佛一塊正在工作的電路板。
“目前站房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在進行設備調試和裝修收尾工程,施工進度根據業主要求穩步推進。”中鐵四局集團贛深鐵路廣東段17標副經理吳夢介紹,仲愷站以“電子芯片”的設計理念營造出“科技之城”的意境,再結合當地的人文景觀,從中提取元素融合到室內裝飾中。
記者注意到,仲愷站站房吊頂以電子芯片為元素,采用淺藍色鋁板作為主芯片,再結合鋁條板及線性燈,展現“科技之城”的意境。柱子的電路板元素與天花板連貫,科技感十足。
贛深高鐵仲愷候車大廳電子線路板的造型設計,凸顯了電子高新技術,彰顯了仲愷特色。
交通樞紐配套工程整體進度完成84%
為了方便乘客快速進出車站,仲愷站設置了兩個地下進出通道,站前廣場兩側設置有公交車站和旅游大巴站。
除了站房建設,仲愷站交通樞紐配套工程也在加快推進,實施建設內容主要有5項,包括站前大道、科融大道、興發大道、潼僑大道等4條大道的建設和仲愷高鐵站交通一體化工程。其中,站前大道主路雙向八車道、輔路雙向四車道,站前廣場段擬建1.6公里隧道型下穿科融大道和興發大道。高鐵站不僅有站前廣場、公交總站、出租車和臨時停車場,還設計地下停車場,共800多個車位。
贛深高鐵仲愷站與各站臺之間的通道也基本完工。
“仲愷站交通樞紐配套工程于去年6月進場施工,工程整體進度完成84%。”仲愷城市發展集團建筑公司副總經理蔡密介紹,目前站前大道、興發大道、科融大道、潼僑大道正在鋪設瀝青路面,高架匝道主體結構完成,廣場裝修和綠化、路燈等附屬工程正在實施,計劃配合仲愷站運營投入使用。
贛深高鐵仲愷站的配套設施也在加緊建設中。
贛深高鐵和廣汕鐵路之間規劃建設仲愷聯絡線
作為全國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的重要一段,贛深高鐵從江西贛州市贛州西站引出,沿途設贛州西站、信豐西站、龍川西站、河源東站、博羅北站、惠州北站、仲愷站、東莞南站、深圳北站等車站。
贛深高鐵仲愷站全貌,背后是潼湖濕地公園。
贛深高鐵建成后,按照350公里時速計算,仲愷市民從仲愷站搭乘高鐵30分鐘內可到達深圳,前往江西只需1個多小時。家住仲愷的崔先生在深圳工作,他告訴記者,贛深高鐵仲愷站投入使用后,相比莞惠城際陳江南站更加方便,他的“雙城生活”成本更低、品質更高。
按照規劃,贛深高鐵和廣汕鐵路之間要建設仲愷聯絡線。聯絡線從在建廣汕鐵路正線引出,經過惠城區龍豐街道,仲愷潼湖鎮、潼僑鎮、陳江鎮,接入贛深鐵路仲愷站,目前正在建設。廣汕鐵路2023年通車運營后,在仲愷站可以實現贛深高鐵和廣汕鐵路無縫銜接,市民出行將更加便捷。
高鐵一響,黃金萬兩。今年仲愷提出城市建設再發力、再提速,加快陳江勝利、惠環古塘坳、潼僑老工業基地、贛深高鐵仲愷站等重點片區升級改造。圍繞“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強力推進“一環八射”快速路網和“五橫五縱”區內骨干路網建設,加快實現從“豐”到“滿”的大好交通局面,加快構建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網絡。
惠州日報記者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