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精品青草社区_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_精品国产一区a_影音先锋日韩精品

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官方網站

惠州市牽手黔西南州 100宗協作項目全部啟動

  聚焦勞務協作,幫助9244人到廣東省就業;聚焦產業協作,鼓勵廣東企業落戶黔西南州;聚焦消費協作,規劃建設黔西南農特產品直銷點助力黔貨出山;聚焦示范協作,統籌惠州協作資金、人才、產業、勞務和社會力量等資源,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按照中央和省委新一輪東西部協作結對關系調整部署安排,惠州市接棒浙江省寧波市對口協作貴州省黔西南州,對口協作黔西南州的7個縣(市)。

  遠隔千里的東西部兩座城市,時空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兩地第一時間貫徹落實東西部協作工作要求,惠州市直相關部門及7個縣(區)即刻赴黔西南州進行調研對接,確保高質量完成協作任務。目前,我市在對接交流、產業協作、勞務協作、消費協作、對口協作等方面工作有序推進,惠州市黔西南州東西部協作全面開啟。

  迅速開展對接

  互派干部,明確目標任務和部門責任

  接到對口協作任務后,惠州市委、市政府和黔西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迅速響應,開展對接。兩地領導親自帶隊赴對方城市,就做好新發展階段兩地協作進行對接交流。

  兩地很快就干部選派交流、產業協作、消費協作、勞務輸出等工作交換了意見,實現東西部協作工作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促進溝通交流日益緊密,協作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加快形成。

  隨后,兩地互派干部緊密協作。6月,惠州市從市、縣選派23名優秀干部組成廣東省粵黔協作工作隊黔西南工作組(以下簡稱“黔西南工作組”)進駐黔西南開展工作;8月,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安排9位干部到惠州掛職開展工作。互派干部到對方城市開展工作,為兩地東西部協作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帶來了新思路新方法。

  兩地還全面落實《“十四五”時期粵黔東西部協作協議》各項要求,制定《“十四五”時期惠州市·黔西南州東西部協作協議》《惠州市·黔西南州2021年東西部協作協議》,明確東西部協作目標任務和部門責任。

  工作開展,任務明確。惠州與黔西南州制定《惠州市·黔西南州東西部協作2021年度工作計劃》,全面落實東西部協作年度工作任務。黔西南州直相關單位、7個結對縣(市)與惠州市深度對接,形成常態化對接聯絡機制;教育、人社、衛健、供銷等部門在教育協作、勞務輸出、醫療協作、黔貨出山等方面與惠州市有關部門達成協作共識,簽訂合作協議。

  黔西南州還印發了《州2021年東西部協作工作要點》《州旅發改辦關于對浙江省寧波市居民和廣東省惠州市居民實施旅游優惠政策的通知》,研究制定黔西南州與惠州市產業協作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東西部消費協作“黔貨入粵”獎補方案,為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消費協作、招商引資等協作領域提供有力政策保障支撐。

  開展勞務協作

  異地用工直招帶動2萬農村勞動力就業

  4月8日,在惠州市異地用工儲備基地電子行業直招服務點組織下,首批22名貴州省黔西南州務工人員在經過初步崗前培訓后,乘坐專車前往創維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仲愷分公司工作。

  黔西南州總人口301.5萬,其中農村勞動力164萬人,每年外出務工勞動力約53萬人,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浙江等省份。黔西南州與惠州市兩地勞務合作交流由來已久,2020年黔西南州在廣東省就業人員達15.01萬人,脫貧勞動力2.03萬人;在惠州市就業有11684人,脫貧勞動力2314人。

  “貴州來的工人很靠譜,在疫情期間還有企業派專車到黔西南接工人。”有惠州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今年3月初,我市與黔西南州簽訂《惠州黔西南深化東西部協作人社合作協議》,明確就業協作的工作重點。根據協議,我市TCL集團、伯恩公司等知名企業在黔西南州、安龍縣和晴隆縣設立了“惠州市異地用工儲備基地、直招服務點”;黔西南州在我市設立1個州級、7個縣級勞務協作站。目前,我市在當地7個縣(市)開展勞務協作培訓班99期,培訓農村勞動力人數4918人次(脫貧勞動力4101人),共幫助22663人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其中幫助9244人到廣東省就業,完成協議數(4200人)220%。

  重抓產業建設

  精選百宗協作項目,預計帶動10萬人脫貧

  6月29日,黔西南工作組21位成員進駐黔西南州,緊盯指標,多方對接,下沉基層,有力有序推進對口協作各項工作。

  發展產業是鞏固脫貧成果的根本之策,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黔西南州地處黔、滇、桂三省交界處,域內以山林地形地貌為主,地勢陡海拔高,產業基礎相對薄弱。

  黔西南工作組3.5億元東西部協作財政協作資金全部下撥到位,其中3.4億元安排到7個結對縣(市),1000萬元由州級統籌安排。

  “我們與黔西南州鄉村振興指揮部對接,研究年度協作資金分配方案,并經州委州政府同意實施。”黔西南工作組介紹,協作資金主要投向“兩業協作”(即產業協作、就業協作)、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和易地搬遷點后續協作等重點領域,其中投向產業協作約19523萬元,占協作資金總額的55.8%。

  目前,《粵黔東西部協作資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已制定,從資金使用范圍、協作項目結構、利益聯結機制等多個方面進一步細化資金使用管理措施。為了資金能精準投向,我市派出的7個縣(市)小組會同當地政府多次評審研究協作項目,好中選優,編報2021年度協作項目共100個,預計可覆蓋帶動脫貧人口94321人。據悉,協作項目已全部啟動建設,開工率100%。

  值得一提的是,黔西南工作組積極推進黔西南州“1+7”產業園區建設工作,由兩地集中資源共建1個州級工業園區,同時借鑒我市現代產業園建設的經驗做法,結合黔西南州當地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等,突出地方特色,錯位發展首位產業、首位產品,支持與黔西南州7個對口協作縣(市)共建“一縣一園”鄉村振興產業園,通過協同招商、共同管理、利益共享,推動協作資源效益最大化。目前,陸續啟動建設工作,共引導入駐園區企業15家,入駐企業實際到位投資額1.0億元,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5937人。

  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黔西南工作組還積極幫助當地開展招商引資,主動對接粵黔協作現代農業產業園聯盟、黔西南廣東商會、貴州潮汕商會等社會組織,宣講政策,鼓勵廣東企業投資當地。目前,已有惠州市嘉科貿易、深圳市愛格麗生物科技等37家廣東企業落戶黔西南州,實際到位投資額16.9億元,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2564人。

  助力黔貨出山

  消費協作完成6.9億元,全面展開農旅宣傳

  冊亨山茶油、貞豐雜糧、安龍刺梨、晴隆核桃、興仁薏仁、普安紅茶、望謨板栗……

  近期,到惠州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中心購物的市民會發現,貨架上增加了許多貴州省黔西南州的特色農產品。據悉,作為全市首家消費協作主題的“超市”,該中心改建增設黔西南州農產品專館,引進上架超過300款黔西南州農產品,如高原大米、山茶油、特色小吃、山野菌菇、珍稀藥材等。

  黔西南工作組介紹,我市已規劃建設黔西南農特產品體驗店、直營店、旗艦店等直銷點42家,有效拓寬黔西南農產品銷售渠道。我市多個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參與“黔貨出山”活動,目前消費協作完成6.9億元,完成協議數(3.7億元)187%。

  黔西南工作組還會同州商務、文旅等部門發動當地企業參加2021廣東(惠州)文化旅游體育產業博覽會暨手信產品展銷會、2021廣東東西部消費幫扶工會采購專場活動等展會活動,進一步提升參展企業知名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與當地農業龍頭企業產銷對接。

  黔西南又被稱為“中國金州”,除了擁有豐富的金礦資源外,還孕育出堪比金礦的綠水青山,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養在深閨人未識”。7月下旬,惠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惠州日報國際旅行社組織了黔西南首發團,在旅游中助力消費協作。

  據悉,為進一步開拓當地文化旅游消費市場,黔西南州實施了一系列文旅優惠政策。今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惠州籍居民憑有效身份證件到黔西南旅游,可享受黔西南州內國家3A級以上收費景區門票全免優惠(不包括溫泉景區和景區內其他經營性項目)。

  帶動鄉村振興

  助力特色田園鄉村集成示范區建設

  “十三五”期間,黔西南州完成33.85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占全州總人口近十分之一,總量排全國第二。

  黔西南工作組正圍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和產業項目配套就業需要,注重東西部協作元素植入,加快確定今年援建扶貧車間項目,加快推動建成投運,有序引導農村勞動力就業,最大限度吸納脫貧勞動力穩崗就業,消滅返貧因子。并計劃將大灣區社區管理新理念引入易地搬遷安置區,挑選幾個易地搬遷安置區率先建設智慧社區,促進易地搬遷群眾提升獲得感、幸福感。

  “合力打造鄉村振興省級示范村。”黔西南工作組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借鑒惠州市省定貧困村創建示范村的經驗,根據當地資源稟賦,融合農文旅,支持以黔西南目前申報和審批的7個省級、30個州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為中心,合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樂、宜游的鄉村振興示范村,并由點帶面,輻射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計劃每年不低于10%的東西部協作資金投向示范村創建,今年投入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資金約5291萬元。”該負責人說,將結合省、州級示范村創建工作,統籌惠州市協作資金、人才、產業、勞務和社會力量等資源,向示范村創建傾斜,接續提高鄉村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的供給水平和質量,協作推進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補齊農村交通道路、供水保障等領域短板,助力黔西南州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城鄉互通的基礎設施體系,以點帶面助力特色田園鄉村集成示范區建設,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縱深推進協作

  創新協作機制,全面展開結對協作

  今年8月,一位惠州市醫生萬里行保駕護航黔西南一位早產兒的故事,成了貞豐縣人民醫院的一段佳話。

  8月4日,貞豐縣人民醫院一產婦因前置胎盤并出血急診剖宮產娩出一新生兒,新生兒生命體征不穩定,經采取搶救措施后呼吸困難無緩解,血氧飽和度不能維持。

  在新生兒科缺乏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經驗的緊急情況下,醫院立即請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前來該院協作的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楊鋒查看患兒。在楊鋒指導下,經有創呼吸支持治療2天,患兒病情逐漸穩定,最終各項生命體征恢復正常,平安出院。

  這是惠州市與黔東南州醫院與醫院、學校與學校、鎮與鎮、村與村、企業與村、社會組織與村等結對協作工作的一個縮影。

  在結對協作中,我市創新協作機制,鼓勵有關鎮、村相互結對,簽訂“一對一”結對協議,相互交流學習,分享鄉村振興的經驗做法;引導企業與鄉村振興示范村結對,共同打造黔西南州省級、州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結對,集中資金、物資、技術等方面的支持。

  據統計,圍繞互派交流學習、教研合作、醫學帶教、技術交流等合作內容,我市已有25家醫院結對協作黔西南32家醫院;45所學校結對協作黔西南43所學校,共選派70名骨干醫師和教學名師到黔交流;35個鎮(街)結對協作黔西南38個鄉鎮,24個村(社區)結對協作黔西南24個村(社區),10家企業結對協作14個村,6個社會組織結對協作9個村。

  結對以來,我市社會各界群策群力。如惠城區組織學校校長代表和學科代表,赴冊亨縣開展“冊亨縣班主任與部分學科教師暑期培訓”工作,培訓教師1500多人次。

  黔西南工作組表示,將把我市的經驗推廣到黔西南,聚焦產業、勞務、消費、人才、鄉村振興等領域發展,不斷促進對口協作工作向縱深推進。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編輯:鄭惠純
上一篇: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