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滑板比賽選手用精湛表現詮釋滑板運動獨特魅力
追風少年板上逐夢
11月10日上午,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滑板比賽在惠州市體育運動學校正式啟幕。賽事首日,男子碗池、女子碗池、男子街式、女子街式四項半決賽相繼上演,選手們憑借穩定發揮與高難度動作,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兼具速度與技巧的視覺盛宴,用精湛表現詮釋了滑板運動的獨特魅力。

潘家杰。
●廣東隊運動員潘家杰
難度大招驚艷全場 總分第一挺進決賽
當日下午,滑板項目男子街式賽半決賽舉行,廣東代表隊運動員潘家杰憑借穩定發揮與一記超預期的高難度“大招”驚艷全場,更以224.92分的總分斬獲半決賽頭名,順利晉級決賽。
比賽中,潘家杰亮出了高難度動作——Nollie inwardheel Fs boardslide,這一動作不僅是他在賽場上的首秀,更拿下了全場最高分,也正是憑借這一關鍵動作,讓他成功鎖定半決賽第一名。
“這個動作是我在賽場上的首秀,沒想到可以完成,還拿到了全場最高分,真的很驚喜!動作完成之后,我自己手上都是雞皮疙瘩。”賽后談及這個首秀動作,潘家杰仍難掩激動。他介紹,這個動作非常難,“就像你平時是右手寫字,現在要換成左手寫,還得寫一個特別難的字。”這個動作他苦練許久,狀態一直起伏不定,此次半決賽臨時決定提前使用,竟收獲意外效果。
潘家杰表示,這次比賽能夠發揮穩定,還在于半決賽被分到第二位出場,“這樣很適合我,剛熱完身就馬上上場,無需承受其他選手的表現帶來的壓力。”
作為滑板界的“老將”,潘家杰表示,在家門口比賽雖然有優勢,但也不能夠掉以輕心,“如今滑板賽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年輕的參賽選手都很強,這與滑板在國內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滑板場地越來越多、教練隊伍力量更加雄厚,都有很大的關系。這一屆全運會競爭遠比以往激烈,稍微放松一點,別人就追上來了。”
賽場之外,潘家杰還盡顯東道主的熱情,向外地選手極力推薦惠州美食:“燒鵝、釀豆腐、蒸雞都很好吃,比賽完可以去試試!”對于即將到來的決賽,潘家杰既感到壓力又滿懷信心:“晉級決賽很開心,但壓力也加倍了,明天的決賽才是最難的。不過我還是希望能夠奪金。”

陳燁。
●亞運冠軍陳燁
穩扎穩打晉級決賽
當天上午,男子碗池賽半決賽率先開賽。杭州亞運會冠軍、廣東代表隊運動員陳燁憑借穩扎穩打的發揮,以82.71分的成績位列第二,成功晉級決賽,成為本次賽事男子碗池項目中廣東代表隊唯一闖入決賽的選手。
“半決賽我選用了比較穩定的招式,第一輪完整發揮后,后面兩輪就沒那么緊張了。”賽后,陳燁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家門口比賽,場地熟悉、天氣舒服,現場氛圍特別好,既給了他力量,也讓他有點緊張,滑的時候更加認真。
談及同場競技的對手,陳燁表示:“這次參賽選手的水平都很高,他們適應場地的速度快,完成的動作難度也大,能明顯感覺到大家進步顯著。”即將在明年1月迎來18歲生日的陳燁,從兒時純粹享受滑板樂趣的“玩家”,逐漸成長為肩負期待的專業選手。“小時候玩滑板就是純粹的快樂,沒那么多壓力,現在要經常參加比賽,肩上有了一定的責任。”這種身份的轉變,讓他在賽場中更注重每一次發揮的穩定性與突破性。面對接下來的決賽,陳燁表示,可能會采用難度更大、風險略高的動作,“希望最終可以進入前三名,最好是能夠沖金。”

王小澤。新華社發
●上海隊小將王小澤
爭取入選國家隊為國爭光
全運會滑板男子碗池賽半決賽現場,來自上海代表隊的14歲小將王小澤格外亮眼。賽場上,他一次次挑戰,刷新個人最佳表現,最終以第三名的優異成績穩穩鎖定決賽席位,為首次征戰全運會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我的目標就是沖進前三,今天的表現自己挺滿意的。”賽后接受記者采訪時,王小澤直言“比賽并沒有特別緊張”,他還笑著分享媽媽的“金句”:“反正都準備這么久了,到這一步怎么比都是拼,放開就好。”這份難得的松弛,絕非懈怠,而是五年滑板生涯里,日復一日的練習、摔倒與爬起沉淀出的底氣。
回溯與滑板的結緣,王小澤的回答純粹又直白:“年少時不喜歡枯燥的課業,偶然接觸到滑板,一下子就被那種‘帥氣隨性’的感覺吸引了。”這份單純的熱愛,成了他堅持下去的最初動力。為了備戰全運會,他暫時告別校園課堂,把更多時間投入到訓練中。“我的目標是入選國家隊,今后有機會站上國際賽場為國爭光。”
鄭好好。
●巴黎奧運選手鄭好好
家門口比賽從容自信
在女子碗池賽半決賽中,廣東代表隊運動員鄭好好以78.20分的成績排名第四,成功晉級決賽。
“今天很開心,比賽中做得最好的是兩個翻板和一個轉體。”談及比賽表現,鄭好好難掩興奮。這場晉級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她在第一輪出現失誤后迅速調整狀態,在后兩輪比賽中穩扎穩打,展現出極強的臨場應變能力。談及賽事表現,她坦言,由于最開始的壓力,導致部分招式未能完全發揮,但自己在關鍵時刻及時調整動作節奏,成功扭轉局勢,順利拿到決賽入場券。
“比賽前三個月,我給自己錄了段音頻,在里面跟自己說:‘Hello,你現在不要緊張,你一定要把這些動作完成!’”她分享道,現在偶爾播放這段錄音,就能感受到不一樣的力量,讓自己放松心情,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比賽。
2024年,年僅11歲的鄭好好不僅成為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奧運會上最年輕的選手,更刷新了中國夏季奧運會最年輕參賽選手的紀錄,其靈動的風格與敢打敢拼的勁頭圈粉無數。“在家門口參賽,機會難得,希望在決賽時發揮出更好的成績!”如今,鄭好好在家門口比賽顯得從容自信,以松弛的狀態和靈活的臨場應變能力,展現出惠州運動員的風采。

楊凱淇。新華社發
●山西隊運動員楊凱淇
跌倒了再爬起來
在女子街式賽半決賽中,山西代表隊運動員楊凱淇以第15名的成績止步半決賽,但這位全運會賽場上的年輕面孔,在高強度比拼中展現的韌性令人印象深刻,展現了新生代運動員的潛力與風采。
“覺得對手們都太厲害了,我還是有點緊張。”賽后,10歲的楊凱淇表達了本次大賽面對的壓力。雖在比賽中出現多次摔倒,但她始終沒有退縮,堅持完成全部賽程。對她而言,滑板最吸引人的地方正是“摔倒了就再爬起來”。
這股韌勁源于她對滑板純粹的熱愛與堅定的目標——從小就立志要進入奧運會。
“她從來都不哭,是個很堅強的女孩子。”楊凱淇爸爸楊宏偉告訴記者,孩子從6歲開始接觸滑板,兩三年前才真正考慮專門學滑板。為支持孩子追夢,一家人不僅舉家遷往南京陪伴孩子訓練,更主動調整自身工作與生活節奏,全力配合孩子的備戰計劃,在平常的訓練和生活中提供情緒價值,用包容與鼓勵守護她對滑板的熱愛。“她很喜歡滑板,我們也全力支持她。”
盡管此次未能躋身決賽,但楊凱淇的執著與頑強已讓人看到無限可能。這位懷揣奧運夢想的小將,正以不懈努力在滑板之路上穩步前行。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駱國紅 葉麗莎
圖片(除署名外)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